25条装配式建筑常见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精选版.doc

25条装配式建筑常见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精选版.doc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5条装配式建筑常见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精选版.doc

恭喜发财 大吉大利 施工 | 25条装配式建筑常见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HYPERLINK javascript:void(0); 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发展推进平台前天 本文总结了诸多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大家可以吸取经验,在未来的项目中尽量避免。 1、外墙部分构件墙板未设计上翻600、未留设止水企口等导致外墙渗漏。 1.1 构件水平缝设计20mm,保温板缝间直接用水泥砂浆填补,在没有设置止水措施情况下成为外墙层间接水槽,直接导致渗漏。 通病防治措施: 1)设计部在构件转化时严格按照《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技术规程》DGJ32/TJ125-2011进行,海门世纪城96#楼6层以上及沈阳世纪城5、8#楼加设企口止水;见下图: 2)对以前未设止水企口的楼层进行处理:见下图 ①将上层预制墙板的底部和下层预制外墙板的顶部已经反打的保温板切割凿除(宽度按节点图纸要求)。一是用作施工防火隔离带,二是便于进行防水施工。 ②上层预制墙板安装前,墙根底部必须将垃圾清理干净,内外进行座浆后,安装墙板就位、校正、临时固定,灌浆前在灌浆孔内洒水湿润,确保灌浆料的流动性和灌浆密实度。 ③在水平缝上下各200mm宽范围内做两道JS水泥基防水涂料。 ④进行喷淋试验,试验方法同外墙铝合金窗。不出现渗漏判定为合格,该部位进行外保温施工。 2、L交接位置(暗柱)一侧墙板箍筋加工厂没有剔凿出进行搭接,二侧构件已固定,存在结构安全隐患。 通病防治措施: 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技术规程》DGJ32/TJ125-2011的相关内容,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 技术员要认真编制相关方案、技术交底; 构件出厂验收严格按照构件图及验收标准进行; 现场接收构件必须按构件图验收; 技术员对吊装就位后的现浇节点(关键)部位进行重点技术复核;质量员对节点部位连接钢筋重点进行质量检测;项目部必须落实“三检制”。 3、边缘构件加强现浇节点区混凝土浇筑不到位,存在质量隐患。按常规处理办法及防治措施。 3.1 现浇节点不密实、有狗洞,影响结构安全。按常规处理办法及防治措施。 4、非承重墙之间钢板连接没有及时焊接,将导致裂缝产生。项目相关人员必须重视。 5、悬挑脚手架设置不合理、线管接头位置处理不到位引起渗漏。 5.1 脚手架洞、螺杆洞堵设不密实,引起渗漏。 5.2 构件加工过程中在波纹管、线盒位置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导致外墙渗漏。 5.3 在线盒、线管位置出现渗漏。 5.4 加工厂不按图纸生产,将保温板铺设至飘窗边,导致渗漏。 通病防治措施: 设计部:施工现场设悬挑架方案必须会同设计部,提前确定挑架位置,在转化设计时避开纵向钢筋; 加工厂:加工构件时必须按构件图及说明进行加工,不得随意更改,质量员对每道工序严格把关; 严格控制混凝土塌落度、砂石级配、混凝土的振捣、养护工作,特别对波纹管密集部位、线管(盒)集中部位重点跟踪和监督; 现场:对挑架洞、线管接头位置、穿墙螺杆洞的封堵必须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封堵前清理干净、洒水湿润,封堵时必须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水泥砂浆,并按比例掺入微膨胀剂分层填实;挑架洞封堵厚度同墙厚,待干后刷二道JS水泥基涂料;质量员对每立面,每层进行专项验收。 6、灌浆口普遍存在不密实防止措施:使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掺入微膨胀剂填实,待其干后质量员用小锤检查。 7、地埋螺栓设计不合理、现场遗漏、大量使用膨胀螺栓替代,导致电管不通,且增加成本。 通病防治措施: 1)设计部根据设计3D模型及斜支撑长度、角度,向施工现场提供预埋螺栓的定位图;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检查是否与线管、线盒相碰,及时提供修改图; 2)现场质量员根据预埋螺栓定位图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位置是否正确和固定、是否遗漏、丝扣外露长度及其保护;如发现与预埋线管、线盒相碰及时与项目技术负责人或设计部联系提出修改建议; 8、叠合板裂缝分析。 1)转化设计:局部分割不合理,预制叠合板厚度为50mm,构件尺寸过大; 2)加工厂:构件加工时间均在3月份前,第1天浇筑构件第2天开始安排拆除边模,扰动构件内钢筋,2天内起模,查2天试压报告均大多在10-13MPa左右,此时构件大多产生微裂缝,没有按设计规定强度拆模; 3)施工现场:构件卸车、堆放、吊装均存在问题,卸货及吊装时仅用4个吊点进行卸货,堆放过高(11-13层),不同构件混放,垫块不对称,堆放区构件明显出现不同程度弯曲和变形;现场支撑位置和方向均错误(应与钢筋桁架垂直); 8.1 叠合板卸车时仅用4个吊点。 8.2 叠合板堆放不分规格、不按规范要求,产生扰度和开裂。 8.3 叠合板安装就位后,支撑没有按规定设置导致叠合板开裂治理现场裂缝措施:采用(环氧树脂类)压力注浆对裂缝进行封闭。 通病防治措施: 设计部根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