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与人类活动.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域地理与人类活动.ppt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A是贵州、B是广西、C是云南、D是四川,四个省区都是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人口迁移表现为净迁出,迁移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务工、经商为主要目的。 第4题,制约“大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运输相对落后,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所致。 (2010·广东质检)国家“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川气东送”工程开工建设。“川气东送”是继西气东输之后我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西起四川达州市,途经六省两市,干线长度1700千米。“川气东送”被列为继三峡、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工程之后的第五大工程。到2010年,中石化每年往上海输送19亿立方米天然气。据此回答5~6题。 5.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 ①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方便 ②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 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来源地更多,供气更稳定 ⑤运输线路短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C 6.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经济的发展 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 C 【解析】 第5题,沿线经过了华中和华东经济较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主要经过的地区有四川盆地东侧、长江中下游平原等;与新疆至上海的线路相比,该线路明显较短。 第6题,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自身能源储量很少,对能源的需求量很大;两个西气东输工程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其能源短缺问题。  7.(2011·安徽)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下图表示上海市2004年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1)图中甲地为_______(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 答:制造业就业比重比周边低;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土地租金高。 (2)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 答: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金融中心,营销市场广阔,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好;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政策支持,创新环境好。 商业区 (3)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 答: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与上海相比,安徽的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安徽政策优惠,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具有乡土情感。(也可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分析) 第一章 区域经济联系 区域地理与人类活动 第3课 必修Ⅲ 考点1 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及其影响 1.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 2.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跨区域 调配工程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 工程 促进北部经济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条件 西电东送 工程 加速东部地区的发展; 改善东部的能源结构和大气环境; 促进中西部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跨区域 调配工程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西气东输 工程 从经济方面看: ①缓解上海等发达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加大对 西部的投资,加快对西部的开发; ②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③带动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④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社会方面看:提供较多 的就业岗位,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稳定社会。 从环境方面看:改变我国以燃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使我国的整体环境质量有所提高 【真题1】(2011·安徽)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完成(1)~(2)题。 (1)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 A.a、b、c B.c、b、a C.c、a、b D.b、c、a (2)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B D 【思维过程】 第(1)题,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向西部发展明显,其重心变化轨迹对应c,能源消费总量重心变化轨迹为b,GDP重心变化轨迹为a。 第(2)题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