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探究声音产生与传播》说课.docx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
建宁县溪口中学 袁国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将主要从教材和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设计,三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
一、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
1、对教材的分析
(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三章《声的世界》的第一节内容。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探究有关的两个问题——产生与传播,是对声音本质的研究,也是声现象的基础,更是本章的重点、难点。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将有助于我们去正确认知和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声现象,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实验能力和探究物理问题能力的培养。真正地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和生活事例的分析,归纳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条件。
难点:通过实验和观察,体验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经验的联想),能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问题。通过实验,经过分析总结,能初步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介质。
过程与方法:培养使用手边的学习和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物理实验的习惯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简单科学规律的方法。
2、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认识教材”而不是“以教材为中心来认识学生”所以备课必须要分析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处理教材,让课堂围绕学生转。
学生的现状:能力上,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强。
个性上:好动、好奇、好强。
知识准备上: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困难:学生在知识的综合运用上,还有抽象问题的综合分析都比较欠缺。
二、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1)激励教学法:“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原则,我在多处设置激励性语言,创造主动的物理情景,激励每一位学生学习、表现的动机,引起其探究的意向,力争使每第一位学生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一种成就感。
(2)实验认识法: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本节课我设计了大量的实验。将大量的实验过程,知识技能蕴寓其中。使学生感悟到“纸上没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身躬行。”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用身边的学习、生活用具进行实验,从生活、自然现象的实例探究物理问题,归纳物理规律,真正实现“生活既是课堂的起点,又是课堂的归宿。”
2、学法指导
(1)猜想法:让学生学会在问题面前敢于猜想,学会猜想,进而激发他们积极动手去证明、去发现,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归纳法:使学生学会从生活、自然现象和实验中,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方法,逐步学会独立钻研,独立思考,独立的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学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阅读观看课文P32四副图画,让学生联想,感受声音的世界,体验大自然的美和陶冶心情的优美旋律。
2、组织讨论、交流(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联想到产生声音的物体上,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为什么能听到声音?”
(二)进行新课教学
1、声音的产生
(1)探究小实验:A、让每位学生用手指放在自己的喉头上?并齐声朗读课前一段文字,让学生感受喉头的感觉。B、让学生准备张紧的橡皮筋,拨动它观察现象,是否听到声音。
(2)通过生活中的事例:A、用手搅动水;B、用鼓槌敲鼓;C、动物鸣叫的姿态,联想物体发声时的情况。
(3)演示实验:小纸片在发声的鼓面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放进装满水的水槽中,水花四溅。(提醒学生认真观察现象)
(4)引导学生通过以上的实验和事例,归纳得出: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
2、声音的传播
(1)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并不是用耳朵直接贴在发声体上,就能听到声音?鼓励学生猜想并说说看。
(2)再引导学生一起观察摸拟实验(课文P34图3—10),从而使学生总结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实中传播”。同时,在这一结论的基础让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那么在液体和固体中也可以传播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紧接着,例举生活中“钓鱼”现象,和让学生亲生体验“用土电话机打电话”,从而使学生认知(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声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但真空不能传声)。真正地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最后,通过“加油站”,让学生知道“人耳的结构和接听原理”。
3、声速的处理,让学生阅读课文P36一、二自然段及“信息窗”,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它。另外,启迪学生思考“声音在传播中若遇到障碍物,会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