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术视野下的《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课的教学.docVIP

学术视野下的《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课的教学.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术视野下的《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课的教学

PAGE PAGE 9 学术视野下的《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教材课程研究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教材课程研究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第72页。 本课教学设计获2013年全国高中历史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雷勇军 (宜昌市第二中学,湖北 宜昌 443000)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教学设计 新文化运动处在近代中国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具有根本差异的折点上,内容属学界研究热点且研究非常深入,因而《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课理论性强,教师难教,学生难懂,但这也给我们这一课的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拓展空间。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需要先深入分析教材内容,了解学术前沿和学情再确定教学主题,然后具体进行授课过程的教学设计。 一、分析教材 从总体看,本课内容包括如下部分: 1.教材结构:课题——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框”导读,介绍了新文化运动发起的原因;子目——《新青年》的诞生、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课后”练习,要求“探究学习总结”:一是“本课测评”,二是“学习延伸”;“夹带栏目”——“资料回放”、“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模块链接”、“本课要旨”。 2. 插图:共计8幅(5幅人物图片3幅其他图片) 从总体看,本课内容体现如下特点: 1.叙述风格:“因果关系”结论式叙述,材料较少(仅引陈独秀一句话) 2.价值倾向:完全肯定。 具体来看,教材“方框”导读部分,介绍了新文化运动的任务即“启蒙视为‘救国之要道’”,我们不难发现,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们的思想“启蒙”工作是为了 “救国”。 《新青年》的诞生这一子目,介绍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概况。其背景主要包括“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实行独裁统治”、“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奋起反击”。教材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但我们从教材的内容很难认识到是时的知识分子面对民族危机,在经历了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的失败之后,才进入到文化批判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在寻求富强的道路上经历了由工艺层面到制度层面的认识变化……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都无力挽回民族衰败的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通过文化批判的方式来进行政治创造”严搏非:《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主义思潮》,香港:《文汇报》,1988年9月13日。。“民族危机变成知识分子迫切的关怀:他们急需一套思想和信仰来作为共识和共信的基础,以认识方向,团结意志。”张灏:《重访五四——论“五四”思想的两歧性》,广州:《开放时代》 严搏非:《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主义思潮》,香港:《文汇报》,1988年9月13日。 张灏:《重访五四——论“五四”思想的两歧性》,广州:《开放时代》,1999年3、4号。 李明海:《自由主义在中国的政治失败》,北京:人教网?高中历史。 “新文化运动”这一子目言简意赅介绍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其内容包括“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同时介绍了“民主”和“科学”的含义,“旧道德”的本质,新文学的特点。其影响主要包括“思想解放”和“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青年》宣传“民主”和“科学”的口号,为其批判传统文化、进行文学革命提供了强力保护。 “《新青年》是拥护民主、科学的,谁非难‘本志’,便是反对民主与科学。”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31,,3页。事实上,自晚清以来,经知识界反复提倡民主与科学已经成为知识界的“主流话语”,所以,新文化运动时期实际上很少直接讨论民主与科学的话题。《新青年》从创刊到终刊,专门讨论“民主”的文章只有3篇,涉论“科学”的文章也不过五六篇。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30页。我们对“民主 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31,,3页。 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30页。 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怎样的?教材引用陈独秀的话“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说明了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事实却绝非如此简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不是传统文化的全部内容,批孔不能简单的说就是反对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反对传统文化,但并非彻底反对传统文化。“他们反传统,口号之激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