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经济研究.PDF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经济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经济研究

1996 年第 12 期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 易 纲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一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概况 ( 中国金融资产主要分为 :流通中现金 、金融机构存款 、金融机构贷款 、有价证券 债券 、股票 ) ( ) 等 。表 1 列出了 1978 、1986 、199 1 、1995 年中国主要金融资产分布情况 见表 1 。 改革开放以来 , 中国金融资产由单一的银行资产向市场化 、多元化方向发展 。1981 - 1995 年累计发行 国债 4794 39 亿元 , 国家投资债和投资公司债共 3 1398 亿元 , 金融机构债 ( ) ( 1182 97 亿元 ,企业债 17383 亿元 ,股票 A 股面值 11956 亿元 ,大额存单 179628 亿元 中 国证监会 ,1995) 。这些金融工具的出现为中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 础 。但是 , 中国金融资产的大部分仍是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存贷款 。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存贷款 占金融资产总量的比例 1978 年为 93 % , 1986 年为 87 % , 199 1 年为 84 % , 1995 年为 83 % 。这 一比例改革开放以来虽呈下降趋势 ,但 90 年代以来下降缓慢 ,说明中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的发展不尽人意 。中国金融资产总额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 1978 年的 94 %上升到 1995 ( ) 年的22 1 % ,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中金融深化 货币化 的过程 。80 年代这一比重上升较快 ,进 入 90 年代上升速度慢了下来 。 中国的储蓄主体在改革中也发生了变化 , 由以前的政府和国营企业变为现在的老百姓 。 据世界银行专家估计 , 中国改革前政府积累占总积累的比重一直在 70 %以上 。1978 年国内储 蓄占国民生产总值 的 355 % , 其 中居 民储蓄 占 12 % , 政府储蓄 占 154 % , 企业储蓄 占 189 % 。也就是说 ,1978 年社会总储蓄的 967 %来自政府和国营企业 。1978 年末 , 中国居民 储蓄余额只有 2 106 亿元 , 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 59 % , 占当年社会存款总额的 162 % 。 改革前 , 国家是储蓄主体 ,也是投资主体 , 因而不需要金融中介 。国有固定资产投资主要 来自财政拨款 ,银行贷款主要作为流动资金 。银行的贷款也主要来 自政府和国有企事业的存 款 。1978 年 ,企事业存款和财政存款之和为 10899 亿元 , 占银行存款总额的 838 % 。 1995 年底中国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 54 万亿 ,其中近 3 万亿是居民储蓄 。储蓄者和投资 者分离了 ,最大的储蓄者是老百姓 ,最大的投资者是国家 。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变得非 常重要了。国家通过对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控制 ,用老百姓的钱投资建设国有企业 。因此 , 国营 企业的真正所有者 ,可以说是在国家银行里存款的老百姓 。 宏观的金融资产结构必然反映到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上来 。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是中国 企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 。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 、股票等直接融资方式来获得资金 。从 1986 ( ) 年开始发行企业债 ,到 1995 年 ,共发行企业债 17383 亿元 。1995 年末 ,股票市值 A 股 约 4500 亿 ,其中只有 1/ 3 上市流通的个人股 。国家股大多是靠过去已有的投入和土地价值折算 26 的 ,实际现金投入不多 。法人股和个人股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