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想作为无存在哲学反思的前提追问
“思想”作为“无”“存在”
——哲学反思的前提追问
王 国 有
哲学是自觉反思的理论思维形态,这正成为国内哲学界的共识。然而,由于对哲学反思的前提反思的不够明确、深入和系统,哲学反思活动往往缺乏自觉性,哲学反思的独特性和合法性往往受到质疑和消解。本文试图悬置哲学反思的具体内容,从“存在”论出发追问和分析哲学反思的前提,以分析和确证哲学反思的合法性。
在一般的理论思维中,“思想”总是指向 “思想”之外的对象,以“思想”符合于对象,形成关于对象的知识,或是以“思想”规范对象,使对象符合“思想”的目的。至于“思想”对于自身的关系却往往是不自觉的,不言自明的。在哲学思维中,“思想”总是悬置一般思维所指向的对象,直指面对对象的“思”本身,也就是“反思”“思想”本身。这就出现一个问题,一般的思维很难摆脱外在对象的限制,反身面对“思想”,“哲学”为什么自觉把目光直指“思想”,对其进行“反思”?也就是说,“哲学反思”的前提是怎样的? 一“思想”与“存在”的同一性
一般的理论思维之所以不“反思”,或者说不自觉地“反思”,就是因为,在这些思维中,“思想”(thinking)与其对象——“存在”(existence)总是相互外在的,“思想”只是空洞的有欠缺的东西;哲学之所以专事反思,就是因为,在哲学思维中,“思想” (thinking)与其对象——“存在”(being)是内在同一的,“思想”是唯一的“存在”(being)。
“哲学”要“反思”,必须把“思想”本身作为思维的对象反过来而思之。作为思维对象的“思想”不是实存的“存在者”(existence),而是使“存在者”成为可能的“存在”(being)本身。
在知性思维中,“思想”与“思想”的对象总是相互外在的:人们往往假定在“思想”之外存在着独立自存的对象,以“思想”认识对象,形成关于对象的“思想”,或者假定“思想”独立自存于对象之外,以“思想”规范对象,让对象满足“思想”的目的和需求。无论以“思想””符合于对象,还是以“思想”规范对象,“思想”与对象总是外在的,对象的实存总是自明性的。也就是说,无论“思想”是否意识到对象,无论对象是否符合“思想”的意志,对象总是实际地存在于指定的物理时空之中,实存的对象(“存在者”)是真实的,而“思想”却是虚幻的,“思想”只有符合于实存,只有变成实存,这样的“思想”才是真正的“思想”。
在哲学思维中,实存的“存在者”的自明性被悬置起来,实存的“存在者”只不过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东西,因为实存的根据不在其自身,真正真实的东西不是实存的“存在者”,而是使“存在者”成为“存在者”的“存在”,那就是“思想”本身。一个实存的“存在者”之所以是其所是的“存在者”,就是因为它经过了“思想”的规定,得到了划界,以与其它“存在者”区别开来。如果没有“思想”的规定,“存在者”就会永远处于潜在的可能性之中,无法获得根基,与其它的“存在者”区别开来,也就无法凸现出来,成为是其所是的“存在者”。我们眼前的“桌子”之所以是“桌子”,就是因为人们在“思想”中对其进行了规定,才使“桌子”从周围环境中突显出来,成为具有独特特性的“桌子”。
因而,在哲学思维中,真正的对象不是直接存在的事物(“存在者”),而是事物(“存在者”)提高到思维的形式,作为被思维的东西的时候。只有“思想”才使现实的事物(“存在者”)获得根据,成为是其所是的事物(“存在者”)。只有经过了“思想”的规定,“存在者”才能具备实存的形态,只有在此基础上,思维才能认识对象(“存在者”)形成关于对象(“存在者”)的知识,或者规范对象(“存在者”),使其符合一定的目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才是实存的根据,是知识、价值的积极条件,是知识和价值得以产生的可能性基础,“思想”就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人之所以能够称得上是万物之灵,就因为人有“思想”。“思想”是人类的骄傲,没有“思想”,人就无法进行创造。没有“思想”的创造,就不会有人类的文化,人类就无法从自然界中升发出来,确立自己的独特价值和尊严,正因如此,帕斯卡尔把人类成为“能够思想的苇草”。
正是由于把“思想”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哲学才以“思想” (“存在”)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可见,“思想”即“存在”,这是“哲学反思”预设的对象性前提。
对于“思想”与“存在”的自身同一,哲学史上的明确论述并不多见,然而,这却是哲学自觉的标志。巴门尼德首次提出以“存在”作为“思想”的对象,并且看到了“能思维者与能存在者是同一的”(《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第32 页),由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思考。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作为哲学的“第一条原理”(同上,第369页)。从而开创了近代哲学的新时代。然而,巴门尼德把“存在”当作外在的、封闭的“实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