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近代西方崛起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及启示.docVIP

近代西方崛起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及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西方崛起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近代西方崛起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从古到今文明连续不断的国家。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明体系自成一派,在世界领域内曾一度独领风骚,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以下拙见,万望老师不吝赐教。 一、中华文明的兴衰荣辱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中华文明繁盛强大,生命力极强,伴随中国强大的实力向外辐射,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明圈,对周边国家的文明发展乃至世界的文明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中华文化虽绵延不绝,但也历经沧桑。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对其发展轨迹影响颇深。 1、发展历程 约在五千年以前,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出现早期文明社会的要素。四千多年前,是传说中的黄帝、炎帝、尧、舜、禹时代。公元前21世纪开始形成王朝国家,早期的王朝是夏、商、周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后经历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明、清等朝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科技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思想领域更是大放异彩,典籍文献浩如烟海,文学艺术高峰迭起。① 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中国迎来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鼎盛时期,同时也走向了封建社会的末世。鸦片战争前夜,中国衰相尽显,潜伏着许多危机,而且闭关自守,固步自封。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中国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及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西方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图实现民族独立。 2、影响 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一大批有志之士开始反思并作出相应反应。 首先作出反应的是封建士大夫集团中的开明士绅。他们继承并发展了明清之际讲求“经世致用”的传统,反对脱离实际,反对崇尚空疏,注意研究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倡言改革,以达到强国御侮的目的。他们的思想和主张,代表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新思潮。19世纪50年代开始,洋务运动兴起,中央部分官员和地方实力派联合,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强调“中体西用”,创办近代企业,以图民族自强。中国已然进入学习西方的第一阶段:器物层次。② 然而在学习西方器物的过程中,统治危机不但未能消除,反而越发严重。由此,资产阶级开始寻找一种新的道路,中国进入学习西方的第二层次:制度层次。首先作出反应的,是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他们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号召人民与西方进行商战,最早提出在中国上海举办万国博览会。但此派观点没有明确的导向性,在当时看来实践性不强,故重任交于康、梁维新派。康、梁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开国会、立宪法。但其主张广受非议,且缺乏相应条件,在顽固派的强力扼杀下遭到失败。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坚决主张暴力革命,推翻原有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1911年,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清朝灭亡。虽然中国模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架构,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但这些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孙中山等人预期的效果并未达到,中国的前途命运依然堪忧。 激烈的社会变动牵动了文人敏感的神经,他们亲眼目睹了中国学习西方器物和制度的失败,并由此认为,要改变中国目前的状况,必须首先变革人民的思想,启民智,兴民权。随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的展开。但文人们缺乏政治远见,未能结合国情提出解决方案,盲目批孔,全面否定儒家思想,不加选择的全盘西化,使中国思想界出现断层,社会状况没有明显改变,国家依旧积贫积弱。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三阶段:思想层次,宣告失败。 二、近代西方文明的崛起与影响 中世纪后期,欧亚世界有了一个不寻常的重大发展。一方面,伊斯兰帝国和儒教帝国闭关自守,愈来愈僵化;另一方面,欧亚大陆西端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彻底的变革。西欧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在发生深远的变化。结果,出现了一种充满活力的、扩张主义的新型文明——现代文明,它与欧亚大陆其余地区及其其它传统的、以农业为基础的文明有着本质差别,从而开始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现代化进程。这一进程一直以一种加速度持续到今天,并决定着现代世界历史的进程。③ 1、发展历程 1500年以前,宗教神学的乌云笼罩着欧洲大陆,人民蒙昧,世俗世界被神权笼罩着,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掌握着生杀大权,就连王权都要礼让三分。历史上将欧洲的这一时期称为“黑暗的中世纪”。地理大发现后,勇敢狂热的西方人在宗教迷梦和追逐财富心理的驱动下,开辟出连通世界的新航路。随后,欧洲大陆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洗礼,逐渐摆脱自中世纪以来神权的阴影,走上一条崇尚人性的道路,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国家实力,巩固发展民族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