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20156年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意见-江阴长泾试验小学.DOC

江阴20156年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意见-江阴长泾试验小学.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阴20156年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意见-江阴长泾试验小学

PAGE PAGE 6 江阴市2018年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意见 2018年的小学数学研训工作将紧紧围绕“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发展”这一工作目标,以构建积极教育,打造“三力”品牌为重点,扎实教学研究,精细学科管理,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为我市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一、建设“三力”课堂,深化课程改革 1.聚焦核心素养,更新教学理念 小学数学学业质量调研发现,全市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尤其是高阶思维能力比较薄弱。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学方式简单化——偏重于“告诉”,缺省了知识形成的过程经历;教学过程碎片化——偏重于“树木”,缺省了之于“森林”的感知;教学活动浅显化——偏囿于表层,缺省了深思敏想的顿悟体验;教学程序线性化——偏向于纵贯,缺省了融通联结的开放空间。教育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我们必须清楚,儿童的学习是“身体、认知、情感、元认知”的整合实践。建设“三力”课堂就应该确立“五结合”的教学理念:知识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结果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相结合;学科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相结合;外显性知识与内隐性知识相结合;证实性知识和证伪性知识相结合。 2. 组织专题活动,提炼典型经验 以推进“三力”课堂建设中形成的典型经验和出现的主要问题为主题组织片区、学校,教研组的专题研讨活动。借助省市课程教学专家,一线骨干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对“三力”课堂的价值进行辨析,意蕴进行解读,对“三力”课堂的理论基础,内涵意义和形式特征进行界定。基于理论和实践,围绕目标制定、内容选择、方式变革、教学评价、课堂管理等方面构建策略和方法,出版《“三力”课堂——课改的江阴路径扫描》一书。为分享各级各科的建设成果,4月28日在华士实验小学将举行江阴市“三力”课堂现场推进会。 3. 着力项目研究,擦亮“三力”品牌 “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的游戏课程”作为小学数学学科推进“三力”课堂的品牌项目,秉承“快乐体验,激活内需,提升素养”的理念,力求让游戏超越消遣,成为思维的工具。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游戏的数学性对学生“四基”的培养、游戏的探究性对学生创造力的激发、游戏的趣味性对学生良好数学情感的积淀、活动的交互性对学生社会化的促进等方面。 (1)借助小学数学学科基地,项目基地实验学校的力量,开展与日常教学对接的融入性数学游戏课程的开发研究,尝试编写分年级的与苏教版教材内容相配套的数学游戏课程,4月上旬完成初稿,为“数学游戏课程”研究提供脚手架。 (2)举行每月一次的游戏课程项目基地学校(实验小学、澄江中心、辅延中心、花园实小、立新中心、城西中心)研讨交流活动,实施 “情况调查——经验筛选——实验研究——推广应用” 四步流程,构建数学游戏课程研究共同体,以点到面,创设全市各校协同推进的课改氛围。 (3)为搭建数学游戏课程研发、实践和交流的平台,围绕“构建积极教育,建设‘三力’课堂”这一主题,4月将举行江阴市中青年教学大比武活动。让游戏活动,游戏思维,游戏精神进入小学数学课堂,创生好玩的数学,让数学学习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 二、夯实研训质量,助力教师成长 以全面提升教师教育境界和专业素养为核心,以提升研修质量为主线,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基于全体关注个体,完善分层分类,满足需求的教师终身学习,发展培训体系,优化开放多样合作,建构的课程体系,注重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与机制的整体构建。 1.项目抓手:对“三力”课堂进行“孵化”和创生 借助“一站”(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三班”(数学思考力培训班、备课组长培训班和全员培训班),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以“三力”课堂表现标准的重构,实现了教育理念的更新;二是以“三力”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推动了教学方式的变革;三是以数学游戏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学科素养的提升,逐步完成由点向面的区域性辐射与推进。使“一站三班”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学员的益友”,成为学员合作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 2. 课程创生:研修课程关注教师需要和教学现场 聚焦科研,聚焦课堂,研训过程坚持做到“研——学——做”三位一体,贯彻五个“结合”:即自主研习与团队合作相结合;课堂实践与读书交流相结合;主题研修与网络研习相结合;技能指导与课题申报相结合;导师示范与分组学习相结合,引领学员成为专业化、科研型教师。创建“四单式”螺旋提升机制,回应教师个性发展的需求,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 (1)清单式调研:倾听教师的发展需求。 学期初,通过“研训清单”,问需于学员。从学员个人和团队两个层面进行特长及需求分析,为不同班级的学员量身定制研修计划,安排研修内容。 (2)订单式研发:增强校际的团队合作 通过同课异构,同领域、不同内容,不同年段的序列课堂研究及单元课程研讨,着力于课堂教学实践,以磨课的形式,提升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