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中国编辑出版史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0 中国编辑出版史绪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平装、精装: 现代印刷工业诞生后,普通图书开始采用新闻纸、铜板纸,且单页双面印刷,版式与古籍有了根本区别,不再适宜于线装,转而采用西式装订法,即所谓平装、精装。 * 平装书 * * 精装书 * 第三节 中国的图书分类 中国古代的书籍浩如烟海,据不完全统计,尽管经历了数千年的销蚀淘汰,至今仍保存着近10万种。这是中国历史上编辑出版活动的史诗般的伟大成就。要切实了解、把握这一伟大成就的具体内涵,就需要从熟悉图书分类知识体系入手。 * 书籍积聚多了,在阅读、查考和管理上,都会产生建立图书分类体系的需要。关于图书分类编目的学问,古代名之曰“目录学”。据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图书分类体系产生于公元前1世纪末西汉成帝时期的一次大规模图书整理活动。 * 一、六略四部 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学者刘向、刘歆父子受命主持全面整理国家藏书。经过19年不懈努力,刘氏父子组织各方面专家、学者校定抄清图书1.3万卷,并成功地将其编入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图书系统分类目录《七略》。 * 《七略》将1.3万卷图书分为六大类: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其下再细分为38个二级类目。 * 西晋太康年间(280-289),秘书监荀勖主持朝廷藏书的校勘、编目工作,据魏秘书郎郑默所撰《中经》编成新的目录《中经新簿》。在编校过程中,荀勖等人根据当时图书典籍品种增减变化情况,革新了刘向的六分法,建立起新的以甲、乙、丙、丁天干符号标类的四部分类体系,其中丙部主要著录汉魏以来盛行的历史著作。 * 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秘书监魏征等人主持编修《隋书·经籍志》,其分类沿袭四分法,正式以经、史、子、集的命名来替代甲、乙、丙、丁的序次。此后一千多年,官私书目绝大多数沿用这一分类法,虽然在二级和三级类目上有所变更调整,但四部大类则恪守不易。 * 二、近代图书分类法的演变 近代译书和新的科学著作大量面世,使中国传统的四分法越来越不能适应对迅速涌现的图书新品进行分类的需要,分类法的革新势在必行。 * 1896年,康有为刊布《日本书名志》。分15门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书刊:生理、理学、宗教、图史、政治、法律、农业、工业、商业、教育、文学、文字语言、美术、小说、兵书。 * 近代编辑出版活动的巨大变革、平装图书的大量涌现,促使研究者考虑建立科学的图书分类法,以“依类以归书”来代替古代“因书以设类”的做法,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 新图书分类法的出现,适应了新时代编辑出版活动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四部分类法还是基本上反映了古代图书的特点,目前线装古籍的编目继续使用它。 * 第四节 历代政府的编纂制度 与出版机构 自先秦以来,大规模的编辑出版活动大多是由帝王授意、朝廷组织的,历代大中型图书绝大部分出于官修,这与中国历朝相沿不绝的编纂与刊行制度有关。 * 中国具有悠久的史官制度,早在黄帝时就有史官仓颉、沮涌,虞舜时有伯夷,夏有终古。从甲骨文献的记载算起,我国有连续不断的历史记载,至晚从殷商就开始了。 我们这一节主要就历代秘书监、史馆、国子监承担编辑出版任务的基本情况作一概述,以详历代编纂与刊行制度发展的历史梗概。详情则在以后各章专节中展开。 * 一、秘书监 秘书监始设于东汉。 东汉宫中建有多处藏书之所,其中兰台、东观既是藏书之室,又为著述之所。明帝、章帝时,史学家班固、傅毅等被任命为兰台令史,执掌藏书事物,并且与学者贾逵共同典校秘书,从事著述。班固的《汉书》就是在兰台完成的。 * 其时,又多选官人入东观典校秘书,或撰述国史,称为校书郎,或著作东观。终东汉一朝,以“郎”的身份在东观校书的学者除了班固、傅毅外,还有李尤、马融、蔡邕等人,其著述成果斐然。 * 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初置秘书监官,执掌图书古今文字,考合异同。秘书监作为官署,监为长官。曹魏时,增设秘书丞、秘书郎、秘书校书郎、著作郎、佐著作郎,以为属官。历代秘书监,虽在官称、隶属和员额上或有差异,但建制和职责是基本一致的。 * 二、史馆 史馆制度滥觞于东汉,确立于唐代。 东汉初明帝时,已经开始确定由史官分撰本朝国史。历经安、桓、灵三朝,史官班固、陈宗、刘珍、李尤、边韶、崔实、蔡邕、卢植等前后续撰,终成《东观汉纪》143卷。这一编纂活动已具有后世朝廷设立史馆修史的性质。 * 唐初,史馆因袭隋制属秘书省著作局。太宗贞观三年(629),设立史馆代替著作局的修史之职,修撰本朝的实录和国史,并确立了宰相监修之制。自贞观四年(630)至显庆四年(65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