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地流转市场现状调查和分析.docVIP

辽宁省农地流转市场现状调查和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省农地流转市场现状调查和分析

辽宁省农地流转市场现状调查和分析   摘 要:辽宁农地流转市场已经历二十年发展历程,为进一步掌握辽宁农地流转市场发展情况,采取随机选取和重点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689户农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辽宁农地流转市场仍存在发育迟缓、价格未充分显性化、地区差异显著等特点。产权和制度因素是制约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城市经济发展、市场规范程度及农民受教育程度对市场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明晰产权、健全市场机制,增加农民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是解决目前流转市场问题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农地流转;农地市场;土地产权;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1-0033-02   辽宁省农地流转现象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沈阳市郊一个农村的农户们将自己承包的土地交由村成立的土地股份公司经营,形成最初的土地股份制,全省土地流转现象逐渐兴起,流转范围不断扩大。辽宁农地流转市场已经历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为进一步掌握辽宁农地流转市场建设情况,本课题组对辽宁农地流转市场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法及样本选取   1.调查方法选取。此次调查主要采取随机选取和重点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在调查过程中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随机选取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中246个乡镇发放调查问卷,涵盖近30%的农业县,旨在掌握辽宁农户人口状况、家庭收入、家庭文化水平、土地拥有量和权属安排等;第二阶段在沈阳、大连、铁岭、本溪4个代表性城市中选取10个村,每个村走访调查1~2名村民。在走访过程中采取访问员与农民直接面谈形式,并确保村干部不在场,农民能够真实表达自己意愿。本次调查共收回来自357个村的689份有效问卷。   2.样本分布情况。样本选取在各个城市比较均衡,大约在47~51之间。为减小误差,在进行数据分析过程中,按照各市农村人口比例采取加权调整。同时调查问卷发放约30%集中于城市近郊,约70%集中于农村,由于受经费及交通工具约束,走访调查约70%集中于城市近郊。   3.样本结构分析。被调查的689个农户每户平均拥有土地4.2亩,家庭平均人口3.7口,受教育程度平均为八至九年。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很多农业人口在农闲时从事非农工作,常年以种地为生的纯农业人口很少,以60岁以上的老人居多。   二、辽宁省农地流转市场的现状和特点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辽宁省农地流转市场呈现以下特征:   1.市场发育迟缓。辽宁农地流转市场已经历二十年的发展历程,调查结果显示农地流转市场初步建立,但发育较为迟缓。具体表现在:一是流转规模较小。在被调查的689户农户中有近47%的农户没有进行过土地流转。流转过的农户中,有72%的农户只流转了家中的部分土地。参与流转的农户平均每户转出3.4亩土地。并且,在这些流转中有近1/5的土地只是在亲戚邻里间的随意口头流转,无须付租金,不能视为市场交易。从流转规模来看,辽宁省农地流转市场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二是流转范围狭窄。按照调查中涉及转让转包户数计算,在本村范围内进行流转土地的占67.5%,在本村以外进行土地流转的占12.5%;按照转让转包耕地面积计算,在本村范围内进行流转土地的占73.5%,土地流转出本村以外的占16.5%。从耕地流转区域看,主要局限于本村范围内,还没有在村际间形成自由的流转局面。三是流转主体单一。在调查中,按照涉及转让承包户数计算,转让转包给亲属的占37.2%,转让转包给外来农户的占50.3%,转让给单位、投资商等其他流转主体的占12.5%;按照转让转包耕地亩数计算,转让给亲属的占30.4%,转让给外来农户的占49.3%,转让给外来单位的占20.3%。在流转范围上,较改革开放初期,已突破了最初的大家庭内部的流转,流转主体有多元化趋势,但目前流转主体仍然以外来农户和亲属间的小范围为主,其他流转主体所占比重还比较小。   2.正式交易较少,价格未充分显性化。调查中发现,辽宁省大部分农地流转存在价格未显性化现象,很多流转不能称为正规的土地交易,具体表现在:一是绝大多数流转限于本村村民,未形成规范的交易价格。在流转的土地中,有近87.5%的土地转包给自家亲戚、周边邻里及后加入本村的村民,受乡村固有“礼治秩序”影响,大多数村民更重亲情与乡情,淡化了对流转土地应得报酬的关注,其中有近21.5%的农户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并未收取任何费用,有18.7%的农户象征性地收取低于市场价格很多的报酬。农户中获得现金补偿的平均数为283.7元/亩?年。二是半数农地流转并未严格约定期限。数据统计,36.7%的农户在进行农地流转过程中只是口头约定转包或代种。三是大多数农地流转未签订正规合同。在转出土地的农户中,有46% 的农户并没有签订严格意义的书面合同,无报酬流转、低廉报酬流转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