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化方案通史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至隋唐时期整合提升
[对点训练] 2.(2016·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A.三公九卿制 B.中外朝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中书省制度 C 解析:三公九卿是秦朝设立的中央机构,丞相权力很大,与题干不符,故A项错误;中朝是汉代为削弱相权设立的机构,具有决策权的中朝大臣是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与题干中“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不符,故B项错误;在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分别行使决策、审议和执行职权,是隋唐时期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政治制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元代设中书省为最高权力机关,长官为宰相,故不能起到削弱相权的作用,故D项错误。 专题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至隋唐时期 栏目导引 专题过 关检测 高频热点 主题突破 归纳提升 透析高考 专题整合提升课 专题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至隋唐时期 链接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对社会的影响 1.士族庄园经济 “士族”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的产物,它形成于汉魏之际,巩 固于 西晋,鼎盛于东晋,在南 朝时逐渐衰 落。士族以家庭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形成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 士族在经济上广占良田,形成了庄园经济。士族庄园占有大量土地,拥有许多依附农民,却不向国家承担各种赋税和徭役,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兵役杂税的来源。同时这种经济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它是这一时期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2.寺院经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得到统治者 的支持,佛教广为传播,导致寺院经济实力增强。寺院占有许多劳动力,不在国家户籍。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寺院经济的发展,也为这一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链接二 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全面繁荣 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全面的空前繁荣,表现为: 1.政治上: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朝代,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 面,但因暴政很快被农民起 义推翻。唐朝是一个强盛的封建帝国,唐初统治者吸收 隋亡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唐王朝出现了“贞观之 治”和“开元盛世”的繁盛局面。本时期一系列的政治制度和 统治政策 得以革新和完善,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具体表 现在:形 成了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政治格局;科举制创立并 完善;从 府兵制到募兵制的转变。 2.经济上:封建经济空前繁荣。表现在:江南 地区经 济发展迅速,逐步与中原地区接近;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城市兴旺,出现以工商业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等经济政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开始松弛。 3.民族关系上: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和推动了边疆地区封建化的进程;中央政权对边 疆地 区的有效 管辖 范围扩大,程度加深。 4.对外关系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表现在: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中外交通发达,与各国 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频繁。 5.文化方面:科技文化全面辉煌,表现在:对外来文化兼容并收,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亚洲尤其是 东亚的许多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形成了中国文化圈。 [针对训练] 1.(2016·北京高三统考)东晋南朝时谢灵运的田庄“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孔灵符“立墅,周围三十三里,水陆地二百六十五顷,含带二山, 又有果园九处”。这说明田庄( ) A.占田过限,违制兼并 B.封疆裂土,富甲天下 C.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D.相对独立,自给自足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田庄 经济。通过 材料中“既耕以 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等信息分析可知田庄规模大,生产生活上自给自足。 D 2.(2016·广安高三诊断)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的魏晋墓葬壁画。据此可知当时( ) A.嘉峪关地区出现农耕经济 B.牛耕技术在全国推广 C.曲辕犁在北方大规模推广 D.已被迫废弃均田制度 解析:左图是耕地的场景,右图是播种的场景,所以反映的是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状况,A项符合题意。 B、C、D无从得出,排除。 A 3.(2016·福建福州质检)唐武德七年(624年)颁布了均田法令,规定“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即流移者亦如之。乐迁就宽乡者,并听卖口分(田)”。这反映了唐朝( ) A.均田制趋向瓦解 B.农民生活日趋贫困 C.小农户自给自足 D.土地买卖的限制放松 D 解析:“听卖永业田”“并听卖口分(田)”并不能说明均田制趋向瓦解,故A项错误;材料论述生活贫困可以出卖永业田,不是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