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4.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4

第1课《窦娥冤》教学设计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本文节选自《窦娥冤》的楔子和前三折。从结构上看,是属于全剧的序幕、开端、发展和高潮。剧中写了孤苦无依的寡妇窦娥拒绝张驴儿的求婚,被张驴儿诬告“药死公公”,并在贪官桃杌的迫害下,屈打成招,而被斩首示众所引发的一系列事情。剧情以“冤”为线索,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 2.解析:《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是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教学要在整体把握全剧的基础上,重点把握高潮部分的第三折,要扣住情节发展的顺序,弄清作者是如何刻画窦娥这个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的。对【滚绣球】及三桩誓愿要仔细体味,认真研究,学会辩证分析,全面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社会意义及其人物性格中所体现出来的矛盾性,从而深刻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法制的腐朽性。对【滚绣球】一段,要反复吟诵,力争会背会默写,并从深层含义上去理解、把握。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常识,介绍元杂剧的体制。 (2)理解情节结构和矛盾冲突。 (3)分析窦娥的人物形象,通过其悲惨遭遇,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 2.解析: (1)通过对《窦娥冤》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元杂剧的常识及体制。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把握全文及筛选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窦娥冤》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及透过人物生存境遇看一个社会的能力。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学生对戏剧的了解不多,教学时要先介绍有关戏剧的文学常识,弄清戏剧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为学生学习《窦娥冤》打下基础。 2.结合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考虑,有的学生在通读全文后筛选信息的能力还不到位,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做一定的引导,确保学生能顺利的筛选信息。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涉及戏剧知识较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用多媒体,以便学生能很好的进入课堂氛围中。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最好。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导入 导入 检查 预习 整体 感知 深入 理解 小结 (二)教学情景 一、导入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和焦仲卿被焦母活活拆散,双双殉情,他们的精魂化为鸳鸯。《牛郎织女》中的牛郎和织女也被王母娘娘用一条金簪隔在银河两岸。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很多也是遭遇悲剧的结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同类型题材的悲剧作品——《窦娥冤》。 设计意图: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新课。 二、检查预习(多媒体展示) (一)文学常识积累:关于元杂剧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元·关汉卿、《赵氏孤儿》-元·纪君、《精忠旗》-明·冯梦龙、《清忠谱》-清·李玉、《桃花扇》-清·孔尚任、《汉宫秋》-元·马致远 、《琵琶记》-明·高则诚 、《娇红记》明·孟称舜、《长生殿》清·洪昇、《雷峰塔》清·方成培 中国十大古典戏剧:《救风尘》-元·关汉卿、《西厢记》-元·王实甫、《看钱奴》-元·郑延玉、《中山狼》-明·康海、《墙头马上》-元·白朴、《李逵负荆》-元·康进之、《幽闺记》-元·施君美 《绿牡丹》-明·吴濂、《玉簪记》-明·高濂、《风筝误》-清·李渔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结构: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如《窦娥冤》结尾的“题目”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音乐: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 角色: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净三大类。每类又可分为外末、副末、冲末、大末、小末;正旦、外旦、贴旦、老旦、花旦;副净、二净等。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此外,还有以剧中人职务身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