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京剧欣赏1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书目: 《京剧常识》 史震己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京剧艺术教程》 张德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京剧史》(三卷) 中国戏剧出版社 先提两个问题: 1.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答案:《定军山》(1905年 主演谭鑫培) 2.请说出你所知道的京剧大师的名字。 绪论 中国戏曲发展简史 中国戏曲的起源 上古原始社会的民间歌舞 奴隶社会以祭祀为主的巫舞 春秋战国的优舞 汉代的百戏 角抵舞 唐代的参军戏 宋元南戏(戏曲的最早成熟形式) 元杂剧(戏曲发展的顶峰) 明清传奇 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 ──宋元南戏 南戏的产生及意义 产生于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的200年间,是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也是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 ; 是后来的戏曲声腔如:海盐腔﹑馀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的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为明清以来多种地方戏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南戏的表演特点: 南戏的演出形式由副末开场,概要介绍剧情故事内容、戏由第二出开始,人物上下场定场诗、下场诗、上场人有自报家门 每场戏可由主角唱,也可由配角唱,还有合唱、对唱、帮唱 南戏的角色: 生、旦、净、丑、末、外、贴等七种 生:戏中的男主角 旦:戏中的女主角 净:诙谐滑稽的喜剧人物 丑:类似与净,也是插科打诨一类的人物 末:次要的男性角色 外:主要是老年男子和老年妇女 贴:次要的女性角色 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 ──元杂剧 元杂剧 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样式。它的最初出现大致是在金末元初。 杂剧的行当:旦、末、净、杂 旦:女演员 末:男演员 净:地位低下的喜剧人物 杂:除以上三类外的演员 元杂剧的脸谱: 表演特点: “四折一楔子 ”(也有特例) 主唱元杂剧一般是一人主唱或男、女主角唱,主唱的角色不是正末,就是正旦,正旦主唱称旦本,如《窦娥冤》窦娥主唱 ,正末主唱的称为末本,如《汉宫秋》,汉元帝主唱 。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望江亭》 马致远《汉宫秋》 郑光祖《倩女离魂》 白朴《墙头马上》 还有 王实甫《西厢记》等优秀代表作。 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 ──明清传奇 汤显祖《牡丹亭》(杰出代表作) 孔尚任《桃花扇》 梁辰鱼《浣纱记》 高濂《玉簪记》 李开先《宝剑记》 徐霖《绣缛记》 明代传奇使用的声腔 昆山腔 (流传最广) 弋阳腔 (流传最广) 余姚腔 海盐腔 第一编 京剧的形成 1.1京剧形成前的主要声腔 (1)昆腔 (2)高腔(弋腔 京腔) (3)柳子腔 (4)梆子腔 (5)皮黄腔 其中昆曲被称作“雅部”,其他地方剧种称作“花部”(“乱弹”),于是就有了“花雅之争” 重要事件: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位列其中。 问题1:谈谈昆曲衰落的主客观的原因。 1.2促使京剧形成的几个历史事件 (1)1780年魏长生(秦腔)进京 (2)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 四喜(曲子) 春台(孩子) 和春(把子) 三庆(轴子) (3)汉调演员陆续进京(1828-1832) 米应先(米喜子)(1780-1832) 搭春台班,为春台班的“台柱子”。以关公戏享誉京城,程长庚曾受教于他。李登齐《常谈从录》记载 “每登场,声曲臻妙,而神情逼真,辄倾倒其座。” 余三胜(1802-1866) 龙德云(生卒年不详) 工小生,搭和春班,创立了小生发音吐字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史称“龙调”。其子龙小云久居上海。 徽调——二黄调 高拨子 吹腔 四平调 汉调——(楚调)西皮 二黄 1.3京剧形成的标志 一、建立了以皮黄为主,兼擅昆腔以及吹 腔、拨子、南锣等地方戏曲腔调的音乐 体系和板式的规范化。 二、1840年以后,拥有了一批专有的 独特剧目 三、演出形式的规范化。 1.4京剧形成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孕育):1790-1840(道光20年)左右 第二阶段(成熟):1840-1917(民国6年)左右 第三阶段(鼎盛):1917-1938年左右 第四阶段(战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