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细描”对闽台关系研究的拓新汪毅夫《闽台缘与闽南风》评论.doc

历史“细描”对闽台关系研究的拓新汪毅夫《闽台缘与闽南风》评论.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细描”对闽台关系研究的拓新汪毅夫《闽台缘与闽南风》评论

历史“细描”对闽台关系研究的拓新——汪毅夫《闽台缘与闽南风》评论 2007年第2期 (总第96期) 台湾研究集刊 TAIWANRESEARCHQUARTERLY No.2200r7 C_erm~No.96 历史细描对闽台关系研究的拓新 —— 汪毅夫《闽台缘与闽南风》评论 郭志超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590(2007)02.0101一O4 美国人类学家格尔兹的文化阐释学促使人类学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新的转折.文化阐释学 的核心是文化深描.所谓深描即:对特定的文化活动以及文化持有者的理解进行显微察访,并 结合相关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语境进行阐释.人类学的深描是对活文化进行观察和理解,进而进 行阐释.它突出的特点是显微研究.基于时间的隔离,文化深描基本不适用于历史学,但对历史学 有借鉴作用.历史学研究者可以借助有精细内容的历史文献的发现,整理,重组,使历史达到显微的效 果.事实精微,清晰,分析也就相应地细致入微,这就是我理解的历史学细描方法.历史细描 既包括外在的现象,也包括内在的事理,但以前者为主.人们常常对历史现象粗略,模糊,但论析却 能博大精深而赞叹.其实,这种赞叹通常是廉价的,缺乏对应事实的历史论析多是飘游的精灵幽魅. 事实是科学的奠基石.新事实的发现,以及事实由粗略转为细微的新品质的事实,将带动研究的创新. 在闽台研究成果相当厚积的情况下,采用历史细描方法是走出重复,徘徊状态的重要途径.研 渎汪毅夫《闽台缘与闽南风》(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一书,我惊喜地发现:作者采用的正是历史细 描方法.历史细描的操作,就是对研究对象加以细目化后,借助细密的资料显现历史,进而深入 而准确地分析历史.历史细描,正是《闽台缘与闽南风》对闽台关系研究富有拓新的重要方法. 一 ,研究项目的细化是历史细描的首要步骤 既是细描,具体的研究对象相应就应该细化,小处钻探,深度就出来了.文化关系是闽台关系 的重要内容.有关文化的研究对象的分层,分项是研究细化的必要设计.汪毅夫研究的细化项目诸如歌 仔册,民俗说本,地方历书,讼师,等等. 作者简介:郭志超,男,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 101? 闽南话歌仔册是清代道光初年开始流行于海峡两岸闽南方言区的一种说唱文学体裁,至今仍存活于 两岸闽南方言区的个别地方.汪毅夫根据福州大学西观楼藏本(施舟人于1960年代在台湾收集),以及 自己在闽南收集的抄,印本,对歌仔册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例如:根据《曾二娘歌》(道光十二年泉 州见古堂刻印),《曾氏二娘经》(民国四年福州鼓山涌泉寺刻印),《曾二娘烧好香歌》(1960年台湾新竹 竹林书局铅印),得出:民间本是佛¨本的原型,福建本是台湾本的原型.根据1912年厦fJ文德堂印行 《张秀英》内容的日据台湾背景,得出:张秀英故事的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是台湾本,张秀英故事的台 湾本是厦¨文德堂本一类的福建本的原型.汪毅夫用细微的典型例举分析说明:歌仔册发生于闽南,传 播于台湾;台湾歌仔的新创作又成为闽南厦fJ,泉州印坊的一个新来源.汪氏还留意到福建部分图 书馆,文化站收藏有2()一30年代由新加坡德商兴登堡唱片公司,5()一6()年代由台北环球唱片公司出品 的数十种闽南话歌仔册的数十种唱片,8()年代泉州文艺工作者记录一些闽南话歌仔册曲调,以及东山渔 家妇女至今仍有边织渔网,边唱歌仔册的风习.这就使闽南话歌仔册的细描具有从历史到现在的时间维 度,使歌词兼有曲凋的说明. 汪毅夫在福州大学西观藏书楼阅得荷兰汉学家施舟人在台湾收集的民国六年(1917)泉州绮文居石 印本的《畅所欲言》,又在闽南访得《畅所欲言》的民国十七年(1928)泉州郁文书局的石印本,进而 对两种版本进行比对.《畅所欲言》是用泉州话演说本地市井民俗的民俗说本.作者是清末泉州秀才, 中年以后广搜众说豆棚花下,乃操以土音,编为俗体,不斤斤求其雅而惟恐其不俗.汪氏详细 介绍《畅所欲言》所述的市井千相百态和不避俗字俗语的顽强表现,意在说明这一说本鲜活,生动的民 俗性.恰恰是这种根植于闽南社会文化的乡土表达,在日据时期的台湾民间大受欢迎,反映了日据时期 台湾同胞对于原乡文化的钟情,对于祖国的眷恋. 通书,这里特指官方认可的泉州刊印的地方性民俗历书.陈泗东首先注意到清中期以后,台湾民间 普遍使用泉州继承堂编印的通书.汪毅夫在泉州发现1929年泉州继承堂编印的《洪潮和通书》,书的扉 页有专售台湾字样,书前有1926年晋江县知事陈同签发的《晋江县公署布告》,文中称:洪潮和 于前清雍正铜司由钦天监奏准在泉城开设继承堂择13馆,迄今二百余年,……发行以来,民间称便. 书前还有参校门人名录凡400人,其中台湾门人140人.汪对于专售台湾通书的

文档评论(0)

133****90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