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变迁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的研究综述.docVIP

会计准则变迁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的研究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会计准则变迁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的研究综述

会计准则变迁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的研究综述   摘要:我国会计准则改革过程中,稳健性原则一直是制度变迁的重要内容,准则对于稳健性原则的态度发生了多次调整。从盈余稳健性制度动因的理论解释和盈余稳健性变化的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据此对盈余稳健性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几点预测。   关键词:会计准则变迁;稳健性原则;盈余稳健性;盈余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6   稳健性原则的运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纪意大利商人运用类似于成本与市价孰低的方法对期末存货进行计量,也有人认为十三世纪的英国庄园会计中就已经体现了稳健性思想。稳健性所代表的反映损失比收益更加及时和充分的内涵能够更充分地考虑企业所处环境中的不确定性与风险,使企业以更保守的水平来履行其债务契约,因此,稳健性原则一直被各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所接受。盈余稳健性又称为盈余不对称稳健性,指对盈余进行确认时具有对坏消息比好消息更及时的不对称倾向,常被认为是衡量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中运用程度的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即盈余稳健性水平越高,越能体现稳健性原则。   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会计准则经历了五次较大的改革。在这几次准则改革中,稳健性原则先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强化的过程,2006年后其地位又开始不断下降。在这其中,作为准则受众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是否随着会计准则对稳健性态度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盈余稳健性的变化有何特征?这种变化是否存在准则以外的其他动因?本文从这几个问题出发,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会计准则变迁对盈余稳健性影响的研究成果。   1 会计准则(制度)对盈余稳健性影响的理论解释   在国外,很多研究都发现会计的盈余稳健性有随时间增长的趋势。Basu(1997)开创性地提出了度量稳健性的实证方法后,检验并证明了美国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提高。Givoly和Hayn(2000)采用了四种度量稳健性的方法,也得到了相似结论。Watts(1993)、Basu(1997)、Watts等(2001)等对盈余稳健性的产生动因做出了理论探讨,Watts(2003)将其总结概括为四大因素:契约、诉讼、税收和会计监管。在会计监管方面,Ball等(2000)检验并证明了会计准则与其它制度因素对盈余稳健性的联合影响,但没有单独检验会计准则的影响。Ball等(2003)和Holthausen等(2003)分别认为会计制度与财务报告编制者的稳健性动机之间可能是相互补充关系或者是相互替代的关系。Sivakumar和Waymire(2002)证明了更加严格的会计准则会导致盈余稳健性程度提高。   在中国,多数学者认为契约、诉讼和税收这三个因素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稳健性的产生原因,因为它们在降低信息不对称、惩治盈余操纵、对稳健盈余进行激励等方面都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众多学者认为我国盈余稳健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会计制度。曲晓辉和邱月华(2007)认为契约、法律诉讼和税收并不构成我国会计盈余稳健性变化的主要动因,只有稳健性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我国会计盈余稳健性存在和变化的直接动因。毛新述和戴德明(2008)认为我国会计制度中稳健性原则强化的外因是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和我国资本市场特殊的制度安排及由此导致的会计和证券监管,而内因则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投资者利益保护以及便于基于盈余的政策监管。胡念梅等(2010)对1994-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稳健性原则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计准则与财务报告编制者的稳健性动机会由相互补充关系变成相互替代关系。因此,他们提出建议,可以通过先行变革会计制度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   2 盈余稳健性变迁研究   2.1 我国会计准则中稳健性原则的变迁   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会计准则经历了五次改革,分别是1993年、1998年、2001年、2006年和2014年的会计制度改革。1993年我国首次在会计制度中提出稳健性要求,前三次会计改革的总基调是在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等制度层面积极贯彻稳健性原则,提高报告主体的盈余稳健性,主要体现在资产减值准备范围的全面过大,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的缩短等等。2006年,我国颁布新会计准则,这一时期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因此采纳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扩大了公允价值原则的适用范围,降低了稳健性原则的适用,改为“适度稳健”原则。   2.2 前三次会计改革中盈余稳健性变化的研究   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围绕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稳健性、会计准则变迁对上市公司盈余稳健性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盈余分布的公司的表现等课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