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丹阳方言的研究综述
丹阳方言的研究综述
摘要丹阳方言处于吴方言和江淮方言两大方言区的交界地带,历来有“吴头楚尾”之称。凡属交界地区的方言,大多具有一些醒目的特点,极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主要介绍了丹阳方言研究的现状,以期能对后来者略有帮助。
关键词丹阳方言 综述
中图分类号:H17文献标识码:A
General Analysis of Dialect of Danyang
XU Qiaozhi
(Ethnic culture School, Yunna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Kunming, Yunnan 650031)
AbstractDialect of Danyang on the border of Wu dialect and Jianghuai dialect area, it was called head of Wu and trail of Chu in the history. All the dialect on the border area have a same character, that is easy to be noticed.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tatus of research on Danyang dialect, so as to give some help to the research.
Key wordsDialect of Danyang; general
丹阳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东经一百一十九度二十三分至一百一十九度五十三分,北纬三十一度四十四分至三十二度零八分之间。东邻武进,南接金坛,西北与丹徒交界,东北频长江,与扬中隔江相望。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丹阳方言处于吴方言和江淮方言两大方言区的交界地带,历来有“吴头楚尾”之称。凡属交界地区的方言,大多具有一些醒目的特点,极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两大方言区的分界线从丹阳境内横穿而过,把丹阳方言一分为二,这种情况不是太多的。所以丹阳方言本来就有可能成为语言学家研究的一个热点,更何况丹阳诞生了一位语言学大师吕叔湘。本文即将从吕叔湘先生谈起关于丹阳方言的研究。
吕叔湘先生1947年在成都《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七卷发表《丹阳话里的联词变调》,这是最早研究丹阳方言变调的文章,也是吕先生方言研究方面最早的论文,同时也是最早研究丹阳方言的文章。《丹阳话里的联词变调》一文主要讨论了一般的两字变调,没有涉及到多字组的声调。
吕叔湘先生1980年在《方言》第2期发表论文《丹阳方言的声调系统》,这是《丹阳话里的联词变调》研究的继续。吕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指出:丹阳方言处于吴语和江淮官话的交界,读书音接近江淮官话,说话音接近吴语,文白异读的字多。读书音有四个调,分别相当于古音的平、上、去、入四声,连读不变调。说话音有六个单字调(四个跟读书音的字调相同),连读多变调。两字组有六种调式,根据两字连调跟单字调的关系,可以把前一字分成甲、乙、丙、丁四类,把后一字分成A、B两类,这种分类遵循古音的四声和声母清浊分别。三字、四字联调各有六种调式,是两字调式的延长,应用的选择主要决定于首字的子类。此外,与数词、副词、助词、后缀、叠字、衬字有关的连读变调,各有或多或少的特殊情况。
吕叔湘先生1980年在《方言》第4期发表论文《丹阳方言的指代词》,这是最早讨论丹阳方言语法的论文。该文把指代词分成人称代词、有定指代词、无定指代词三类,依次列举,说明每个词的语音和用法特点。语音和用法都以丹阳城区话为准。本文把每一类指代词列为一节,每一节末尾引邻近方言做比较,并对语源略做推测。
吕叔湘先生于1991年出版《丹阳方言语音篇》,这本书全面描写并讨论了丹阳话的语音问题。至此,吕叔湘先生对丹阳方言语音的研究,奠定了丹阳方言语音研究的基础。吕叔湘先生对丹阳方言语音的研究着力最多,贡献最大。在声调的描写和分析方面,吕先生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一是在声调研究中要区分读书音和说话音的差别;二是在声调研究中要重视字调和字类的区别。吕先生根据丹阳方言单字调古今演变的规律,还率先提出了“单字字类”的概念。丹阳方言的单字声调不仅不但跟古声母的清浊有关 ,而且还跟古喻母有关。吕先生提出:“得从古音出发,按照四声和声母性质分成十六个基本字类,就是平、上、去、入四声各分清声母、次浊声母、喻母、全浊声母四类。”
蔡国璐先生1984年在《方言》第2期发表论文《丹阳方言的分区》,这篇文章首次明确提出了丹阳方言的分区问题。该文把丹阳方言分为三个派:丹阳派(指城区及城郊的方言)、官话派(指与丹徒交界地区或邻近长江的方言)、常州派(指与武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