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高考地理(湘教版)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三单元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讲
(2014·山东文综)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读图完成(1)~(2)题。 ﹝举一反三 2﹞ (1)根据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a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Ⅰ、Ⅱ D.Ⅲ、Ⅱ、Ⅰ B B [解析]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考点三 外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只塑造地貌而不能形成地质构造。外力作用的五种表现形式是一连续的过程,其作用规律如下。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物理风化作用) 侵 蚀 作用 风力 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区(例:雅丹地貌) 流 水 侵 蚀 侵 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上游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色沙漠”“石漠化”现象 湿润、半湿润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侵 蚀 作用 流水 侵蚀 溶 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冰川 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湖、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西海岸的峡湾)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沉 积 作 用 冰川 沉积 杂乱堆积,没有分选性,形成冰碛地貌 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 沉积 形成冲积扇(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具有明显的分选性) 山口处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 沉积 形成沙丘、沙垄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 方法技巧: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 例 3 (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C B D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贝壳堤是死亡的贝类生物堆积形成的,某一条贝壳堤的形成必须是海岸线稳定,死亡贝类生物持续堆积才能形成;另外,图示三条贝壳堤形状都较平直,说明形成过程中位置较稳定。第(2)题,泥沙在贝壳堤外持续堆积,会使海岸线不断向前推进,加大贝壳堤与海岸线的距离。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不利于死亡贝类的持续堆积,不会形成新的贝壳堤;泥沙在贝壳堤外堆积,不会影响河口三角洲,也不会使河流改道。第(3)题,由图中不同年代贝壳堤的位置可知,海岸线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向海洋方向推进,说明其位置发生了多次变动,变动的原因是河流带来了大量泥沙,且泥沙不断沉积导致海岸线向前推进。 (2016·天津文综)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举一反三 3﹞ (1)图Ⅰ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 A.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B.由西向东倾斜 C.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D.由北向南倾斜 (2)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 ) 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B.气候持续性变暖 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 D.地壳阶段性下沉 C A [解析] 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古海岸线集中分布在天津南部并向东南方向推进,由此可以判定东南部地区地势较低,沉积作用明显。第(2)题,图中信息表明海岸线总体持续向东南方向推进,海面下降。题干文字材料表明作为海岸线标志的贝壳堤需在海边经较长时期的堆积才能形成,由此可以判定海平面是间歇性下降。如果是气候持续变暖、地壳阶段性下沉海岸线会向陆地方向推进。如果海滨泥沙不断淤积,海岸线会不断向海洋方向推进,不会形成海岸线的标志——贝壳堤。 图 表 解 读 地质剖面图表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版医疗风险与安全管理.ppt
- 2017年第一轮中考复习近代史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ppt
- 2017年高三(理)数学一轮复习 第12篇 第2节 直线与圆位置关系课件.ppt
- 2017年高考一轮复习哲学生活:第七课《唯物辩证联系观》(2016-2015年高考真题).ppt
- 2017年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七课.ppt
- 2017年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二-第11课经济建设发展和曲折.ppt
- 2017年第一轮中考复习近代史第五单元人民战争 胜利.ppt
- 2017年高考四川专用一轮复习 第4章基础课时8 曲线运动 运动合成与分解..ppt
- 2017年高考历史知识专题2 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和特点.ppt
- 2017年高考四川专用一轮复习 第6章基础课时18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ppt
最近下载
- CFturbo中文教程[参考].pdf
- 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满分攻略:动作描写三大妙招(解析版).docx VIP
- 农业昆虫学:第七章 茶树害虫.ppt
- 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满分攻略:动作描写三大妙招(原卷版).docx VIP
- 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满分攻略:三大出彩收尾设计(解析版).docx VIP
- 2025年铜陵郊区陈瑶湖镇招聘乡村振兴专干和村级后备干部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级消防监控证考试题库免费.pdf
-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VIP
- 科主任年终工作总结.docx VIP
- 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满分攻略:读后续写 三大出彩收尾设计.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