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词类活用精品课件.pptVIP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词类活用精品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词类活用精品课件

一.名词的活用 条件: 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名词活用的类型: 1.一般动词。 2.使动用法。 3.意动用法。 4.作状语。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 “二月草已芽”(《采草药》)。“芽”表示“发芽” 1.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2.赵王之子孙侯者(《触龙说赵太后》) ? 3.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5.填然鼓之。 (《寡人之于国也》)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 同上) 7.五十者可以衣帛。 (同上) 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 11.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 1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13.过秦论(《过秦论》) 14.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15.会盟而谋弱秦。 (? 《过秦论》) 16.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17.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18.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19.沛公欲王关中。 (《鸿门宴》) 20.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21.沛公奉卮酒为寿。(《鸿门宴》)? 22.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23.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 2.名词活用为使动 2.名词活用为有“使......为”意思的动词,通常称为名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既东封郑。 (《烛之武退秦师》) 3.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1.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2.吾从而师之。 (《师说》) 3.耻学于师。 (《师说》) ? 4.孔子师郯子、苌弘…… (《师说》)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4.名词作状语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A.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B.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 C.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E.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F.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 A.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2.南取汉中。(《过秦论》) 3.西举巴蜀。(《过秦论》)? 4.东割膏腴之地。(《六国论》) 5.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6.仓皇东出。(《伶官传序》) 7.汶水西流。(《登泰山记》) 8.济水东流。(《登泰山记》) 9.东犬西吠。(《项脊轩志》) 10.骊山北构而西折(《阿房宫赋》 B.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 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 1.席卷天下。(《过秦论》) 2.包举宇内。(《过秦论》) 3.囊括四海。(《过秦论》) 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5.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6.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 7.廊腰缦回。 (《阿房宫赋》) 8.蜂房水涡。 (《阿房宫赋》) C.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1.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3.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5.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6.群聚而笑之。 (《师说》) 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 ?1.内立法度。(《过秦论》)? 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3.有大石侧立千尺。 (《石钟山记》) ? ? 4.使不上漏。(《项脊轩志》)? 5.前辟四窗。(《项脊轩志》) 6.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E.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秦论》) ?F.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 1.日削月割。 《六国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二.动词的活用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