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4《敬斋古今黈》元 李治.doc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敬斋古今黈》元 李治.doc

敬齋古今黈 元 李治 敬齋古今黈作者李治,字仁卿,自號敬齋,真定欒城(今河北欒城)人。金正大七年(一二三0)登詞賦進士第,調高陵簿,辟知鈞州事。因戰亂,流落忻崞間,曾居太原等地。雖流離顛沛,亦手不停披,口不絕誦,深造自得。元世祖至元二年(一二六五)召拜翰林學士。至元十六年(一二七九)卒於家,年八十八。所著除敬齋古今黈外,尚有敬齋文集四十卷,壁書藂削十二卷,泛說四十卷,測圓海鏡十二卷,益古衍段三十卷。   關於作者名字,歷來諸書多作「李冶」,如元朝名臣事略、元史本傳、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總目、皕宋樓藏書志等。柯劭忞新元史謂李冶本名治,後改今名。折中兩說,實不足據。施國祁(號北研,乾隆道光間人)在禮耕堂叢說中指出,「仁卿生於大定庚子,至正大庚寅登收世科,已五十有一歲,授高陵主簿,辟推鈞州。金亡,北渡講學著書,祕演算術,獨能以道德文章確然自守,至老不衰。即其中統召拜與翰林諸公書云云,其本意大可見,蓋在金則為收科之後勁,在元則占改曆之先幾。生則與王滹南、李莊靖同為一代遺民,沒則與楊文獻、趙閑閑並列四賢祠祀。嗚呼!其學術如是,其操履又如是,何後人不察,謬改其名,呼治為冶,乃與形雌意蕩之女道士李季蘭相溷,吁!可悲已。今其言具在,其名亦正,倘能付諸剞劂,傳示當世,庶使抱殘守缺者得見全璧,豈非大惠後學哉。」繆荃孫為北研提出三條有力佐證,可訂諸書傳寫之失。繆氏跋云,「施北研跋以為李治非李冶,荃孫考元王惲中堂紀事卷三徵君李治,授翰林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金少中大夫程震碑,欒城李治題額,石本作治」。「又案元遺山集寄庵碑,『先生子男三人,長曰澈,方山抽分窯冶官;次曰治,正大中收世科,徵仕郎,高陵主簿;次曰滋。』兄澈弟滋,偏旁皆從水,則仁卿名治,更無可疑者。」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卷十二李治測圓海鏡條,對李治名字亦詳加考辨。   關於敬齋古今黈一書,至今尚未見到完好無缺的善本,也沒見到元刻本,清人施國祁、黃廷鑑、勞格、張金吾、陸心源等僅見過明抄本。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錄敬齋古今黈八卷,其進書表云:「此書原目凡四十卷,其以黈名者,案漢書東方朔傳,『黈纊充耳,所以塞聰』。師古注:『謂示不外聽。』冶蓋專精覃思,穿穴今古,以成是書,故有取於不外聽之義。元史本傳、邵經邦宏簡錄、黃虞稷千頃堂書目,俱作『古今難』,當因字形相近,傳寫致訛。文淵閣書目題作宋人,則又其攷核之不審也。冶此書專為攷訂而作,取載籍疑義,一一詳辨。」四庫全書總目云:「其書皆訂正舊文,以考證佐其議論。詞鋒駿利,博辨不窮。」「有元一代之說部,固未有過之者也。雖原本久佚,今採掇於永樂大典者不及十之四五。然菁華具在,猶可見其崖略。謹以經史子集依類分輯,各為二卷,以備考證之資焉。」四庫館臣對此書依類分輯,頗便於閱讀,故聚珍版叢書本問世後,即風行海內,影響頗大。正如施國祁所說:「先時讀之,驚其上下千古,博極群書,欣所未見。」陸心源見到敬齋先生古今黈十二卷舊抄本後,認為「此則原本也。後有『萬曆庚子春三月之吉,武林書室蔣德盛梓行』兩行。凡四百七十餘條,首尾完具,似無缺佚。所謂舊本四十卷者,恐傳寫之誤。」(見皕宋樓藏書志卷五十八)剛甫拾遺五卷本,似從此十二卷舊抄本輯出(見潛園總集群書校補)。這樣,據聚珍版八卷本、拾遺五卷本復刻和排印的本子有:武英殿聚珍版書(福建本、廣雅書局本)和叢書集成初編本。總條目為五百六十四條。   施國祁在吴門張紹仁(字訒庵)家見過明萬曆庚子年(一六00)武林書室蔣德盛梓行本。他在禮耕堂叢說中講到,此書「係舊鈔足本,凡十一卷。前後序跋皆無,為明萬曆庚子武林書室蔣德盛梓行者。核其目,計四百五十八則。取聚珍版校之,僅得十之六,尚遺其四。至所引文中,前後顛亂,遺脫不少。其脫前者三則,間脫者三則,大不同者一則,其誤皆自大典,非聚珍之過。」施氏詳言聚珍本之誤及致誤原因,頗中肯綮。   黃廷鑑(字琴六)道光丁亥(一八二七)為黃丕烈所藏敬齋古今黈舊抄本作跋,士禮居藏本後亦有「萬曆庚子春三月之吉,武林書室蔣德盛梓行」兩行字。現歸上海圖書館。琴六云:「是編十二卷為李氏原書,首尾完具,中十一、十二兩卷為一卷,疑一闕其末,一闕其首,而併為一也」。他將鈔本與「殿本逐條對勘一過,增多二百五十五條,具殿本有而此本闕者六十餘條,以此推之,知當日大典所引亦即此本也」。他對元朝名臣事略、元史所云敬齋古今黈四十卷持不同意見,認為「使全書果為四十卷,則大典中零篇匯輯不應於此十二卷中已得十之八,而於三十卷中僅得十之一二也。蓋四十卷之數或十四二字之倒,抑先時未定之目,迨後有所刪併,其定本則為十二卷可知也。」黃氏還認為舊鈔本質量不高,「訛字衍脫頗多,隨手改定,尚多未盡。」他曾取殿本所闕者,按卷錄為二冊。北京圖書館所藏敬齋古今黈十二卷補錄一卷,據說就是勞格手鈔黃琴六本。   繆荃孫先後得到勞格丹鉛精舍鈔本和張金吾(字月霄)愛日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