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018公共关系学-公关第6章-1002.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00018公共关系学-公关第6章-1002

第六章 公众心理分析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与公众行为关系密切的若干社会心理现象,包括知觉、需要、态度、流行、流言、舆论、从众心理、逆反心理等等,把握一般的公众心理和行为特征。 学习方法 以基本概念的识记为基础,结合案例的学习,了解和领会影响公众行为的基本心理现象,能在实践中真正把握公众心理和行为特征。 学习内容 第一节 知觉与公众行为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由于知觉含有一定的意义,使知觉带有主观意识性,致使人们的知觉往往与现实的客观世界不完全一致。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知觉的选择性,二是知觉的偏见。 二、知觉的选择性 所谓知觉的选择性就是在知觉过程中,为了清晰地反映对象,人们总是从许多事物中自觉地(主动地)或不自觉地(被动地)选择知觉对象的心理过程。 这种知觉的选择性,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 (一)客观因素 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3.对象的组合 (二)主观因素 1.需要和动机 需要是人对客观现实的需求(包括自然需求和社会需求)的主观反映,而动机则是人们为了满足需要而激励着主体采取行动的内隐性意向。 2.兴趣 兴趣是动机的进一步发展,一般指热切地追求知识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外现性意向。 3.性格 性格是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4.气质 气质主要是受神经过程的特性决定的行为特征,它往往与性格交织在一起。 5.经验知识 这是指个体过去通过认知积累的、与当前知觉有关的经验知识。 在公关传播中知觉的选择性关系到公共传播的效果。作为公关人员,一方面应注意发挥公众主观因素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相关的客观因素,创造有利条件,以促进公众选择性知觉的产生。 三、知觉的偏见 知觉的偏见是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由于特殊的主观动机或外界刺激,对事物产生一种片面或歪曲印象的心理过程。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因效应 即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 (二)近因效应 即最近或最后印象的强烈影响。 (三)晕轮效应 即一种片面的知觉。 (四)定型作用 即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也称“刻板印象”。 以上几种常见的知觉现象是“心理定势”的具体表现。 心理定势是人的认知和思维的惯性、倾向性,即按照一种固定了的倾向去认识事物、判断事物、思考问题,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和专注性。 它既有积极的定向作用、推动作用、稳定作用,也有消极的妨碍作用、惰性作用、误导作用。研究公众的各种心理定势,是影响公众的态度和行为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 需要与公众行为 一、需要理论的要点 需要是人对特定目标的渴求与欲望,是推动行为的直接动力。 早在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并于1954年在其名著《动机与人格》中作了进一步阐述。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 需要是有层次的 行为是由优势需要所决定 二、需要的五个层级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需要 3.社交的需要 4.自尊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五种需要的排列关系 马斯洛认为,对一般人来说,这五种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成一个阶梯,当低层次的需要获得相对的满足后,下一个需要就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了驱动行为的主要动力。 生理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图6-1五种需要的排列关系 四、优势需要决定行为 马斯洛认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有一种占优势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要争取公众的支持就必须满足公众的需要。公众的行为往往同时受多种需要的支配,在一定的条件下,多种需要中会有一种最为迫切的、起主要支配作用的“优势需要”。 第三节. 态度与公众行为 一、态度及其结构 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情感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这些倾向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定、比较持久地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向和方式。 一般说来,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图三个因素构成。 其一,认知,是指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知,包括感知、思维、理解、看法等。 其二,情感,指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 其三,意图,指主体作用于态度对象的行为准备状态。 态度并非行为,而行为以态度作为内在动力。态度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向行为过渡的临界点,态度是行为的准备状态,行为是态度的表现状态。 二、态度的特性 1.态度的社会性 2.态度的针对性 3.态度的协调性 4.态度的稳定性 5.态度的两极性 6.态度的间接性 三、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受如下一些主客观因素制约: 1.社会因素 2.团体因素 3.宣传因素0 4.个性因素 1).个性倾向性因素 2)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