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017《北溪字义》(宋)陈淳.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17《北溪字义》(宋)陈淳.doc

北溪字義 宋 陳淳 作者:nnno 发表时间: 2005/03/02 09:02 点击:262次 修改 精华 删除 置顶 来源 转移 收藏 北溪字義 宋 陳淳撰   道德性命之蕴,阴阳鬼神之秘,固非初学所当骤窥。苟不先析其名义,发其旨趣,使之有所乡望,则终日汩没於文字,有白首不知其原者矣。诸老先生虽虑学者居下而窥高,然其所以极本穷原,发挥蕴奥以示人者,亦未尝有隐也。然皆随叩而应,或得其一二,而无以会其大全,学者病焉。临漳北溪陈君淳,从文公先生二十余年,得於亲炙,退加研泳,合周、程、张、朱之论而为此书,凡二十有五门,决择精确,贯串浃洽,吾党下学工夫已到,得此书而玩味焉,则上达由斯而进矣。学者往往未见。温陵诸葛珏来莆,一目是书,恨见之晚。归,谋之永嘉赵崇端,锲板以惠同志,俾莆田陈宓为之序云。   大学中庸之微旨,朱夫子发挥备矣。北溪翁从之游久,以所得鸣漳泉间。泉之士有志者,相率延之往教。翁指画口授,不求工於文采,务切当於义理。诸生随所闻,笔之成帙。韶州别驾诸葛君,当时席下士之一也,广其传梓,嘉其后学,共使之由北溪之流,溯紫阳之源,而窥圣涯。不徒口耳,且必用力於实践,则曰希圣希贤工夫,可循循而诣矣。予过曲江,得是所未见,茅塞豁然。尹番禺而始创学舍者,此诸葛君也,珏其名。番禺李昴英俊明甫题 -------------------------------------------------------------------------------- 卷上 命 性 心 情 才 志 意 仁義禮智信 忠信 忠恕 一貫 誠 敬 恭敬 卷下 道 理 德 太極 皇極 中和 中庸 禮樂 經權 義利 鬼神 佛老 補遗 太极 通書 论朱子 嚴陵講義 道學體統 師友淵源 用工節目 讀書次第 似道之辨 似學之辨 --------------------------------------------------------------------------------   性命而下等字,当随本字各逐件看,要亲切,又却合做一处看,要得玲珑透彻,不相乱,方是见得明。 卷上 命   命,犹令也,如尊命、台命之类。天无言做,如何命?只是大化流行,气到这物便生这物,气到那物又生那物,便是分付命令他一般。   命一字有二义:有以理言者,有以气言者,其实理不外乎气。盖二气流行,万古生生不息,不成只是空个气?必有主宰之者,曰理是也。理在其中为之枢纽,故大化流行,生生未尝止息。所谓以理言者,非有离乎气,只是就气上指出个理,不杂乎气而为言耳。如“天命之谓性”,“五十知天命”,“穷理尽性至於命”,此等命字,皆是专指理而言。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予於物者。就元亨利贞之理而言,则谓之天道即此道之流行而赋予於物者而言,则谓之天命。如就气说,却亦有两般:一般说贫富贵贱、夭寿祸福,如所谓“死生有命”与“莫非命也”之命,是乃就受气之短长厚薄不齐上论,是命分之命。又一般如孟子所谓“仁之於父子,義之於君臣,命也”之命,是又就禀气之清濁不齊上论,是说人之智愚賢否。   人物之生,不出乎阴阳之气。本只是一气,分来有阴阳,阴阳又分来为五行。二与五只管分合运行,便有参差不齊,有清有浊,有厚有薄。且以人物合论,同是一气,但人得气之正,物得气之偏,人得气之通,物得气之塞。且如人形骸,却与天地相应,頭圆居上,象天,足方居下,象地;北极为天中央,却在北,故人百合穴在頂心,却向后。日月来往只在天之南,故人之兩眼皆在前。海,鹹水所归,在南之下,故人之小便亦在前下,此所以为得气之正。如物則禽兽頭横,植物頭向下,技叶却在上,此皆得气之偏处。人气通明,物气壅塞,人得五行之秀,故为万物之灵。物气塞而不通,如火烟郁在里许,所以理义皆不通。   若就人品类论,則上天所赋皆一般,而人随其所值,又各有清浊、厚薄之不齊。如圣人得气至清,所以合下便能生知,赋質至粹,所以合下便能安行。如堯、舜,既得其至清至粹,為聪明神圣,又得气之清高而禀厚,所以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至於享国皆百餘岁,是又得气之最長者。如夫子,亦得至清至粹,合下便生知安行,然天地大气到那時已衰微了,所以夫子禀得不高不厚,止栖栖為一旅人,而所得之气又不甚畏,止僅得中寿七十余岁,不如堯、舜之高。自聖人而下,各有分数。颜子亦清明純粹,亞於聖人,只缘得气不足,所以夭死。大抵得气之清者不隔蔽,那理義便呈露昭著。如银盞中满貯清水,自透見盞底银花子甚分明,若未嘗有水然。賢人得清氣多而濁氣少,清中微有些查滓在,未便能昏蔽得他,所以聰明也易開發。自大賢而下,或清浊相半,或清底少濁底多,昏蔽得厚了。如盞底银花子看不見,欲見得须十分加澄治之功。若能力學,也解變化气质,轉昏為明。有一般人,禀气清明,於義理上儘看得出,而行之不篤,不能承载得道理,多雜诡谲去,是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