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采蒲台的苇(简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采蒲台的苇(简案)

PAGE PAGE 1 13 采蒲台的苇 上海教科院豫英实验学校 张筱琳 【教学目标】 ⒈自主学习文中的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寄生”、“名胜”、“清白”、“不约而同”的意思。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那么紧”、“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以及“没有”等句子的含义。体会课题和课文内容的关系,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⒊感受采蒲台人民为抵抗外来侵略者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教学准备】 ⒈学生预习要求: ⑴ 自主认识生字理解词语,阅读文后注释。 ⑵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⑶ 为课文标注小节号。 ⒉教师准备教学媒体。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⒈自主学习文中的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寄生”、“名胜”、“清白”、“不约而同”的意思。 ⒉理解“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那么紧。”“没有!”等句子的含义,感受采蒲台人民为抵抗外来侵略者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的表达特点。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了解写作背景及苇的品性。 ⒈指名读课题,读准“蒲”的字音。 ⒉简介“白洋淀”,了解写作背景; ⒊了解“苇”的品性。 说明:孙犁写这篇文章是在1947年,文中的故事又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年代比较久远,通过图片和教师介绍,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拉近与这一时代的距离;了解苇“风吹不断、浪打不倒、火烧不尽”的品性也是为学生学习课文,感受人物品质作铺垫。 二、了解文章大意,理清叙述结构 ⒈指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两个部分,说说划分的理由。 ⒉生读课文,尝试划分。 ⒊组织交流,指导概括两个部分的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并相机板书: 人和苇的关系 抗日故事 说明:指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两个部分并进行简要的概括,既是让学生在整体上对课文内容进行把握,同时也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学习第一部分,初步感受人和苇的紧密关系 ⒈生读1-3小节,概括白洋淀的人和苇的关系。 出示: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那么紧。指名学生读。板书:(紧) ⒉联系课文1-3小节的内容,感受白洋淀人和苇的关系十分紧密。 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学习: ▲人靠苇生活 出示: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⑴ 理解“寄生”在文中的意思,板书:寄生。 ⑵ 指导朗读句子。 ▲苇因人成为名胜 出示: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 ⑴ 指名读句。 ⑵ 理解“名胜”的意思。 ⑶ 出示: 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如果单纯是苇,如是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 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 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了解“冀中苇塘”成为名胜的原因。 相机板书:冀中名胜 清白 小结:因为有了无数英雄的人民,白洋淀的苇塘才成了冀中的名胜。 ⒊根据板书的要点,简要介绍“人和苇的关系”。 ⒋提出疑问:白洋淀的人民怎样保持苇塘的清白呢? 说明:课文的1-3小节表达了作者采访白洋淀之后产生的强烈感受,那就是“人和苇结合得那么紧”,文中“寄生”、“名胜”、“清白”三个词语将人和苇的关系介绍得非常清楚。因此,本环节的教学主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这三个关键词的过程中,逐步厘清白洋淀的人与苇关系紧密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简要介绍“人与苇”的关系,让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有一个整体的感受。 四、学习第二部分,感受采蒲台人民的英雄气慨 ㈠ 学习5小节 ⒈出示课文插图,师述第4小节,了解故事发生的起因。 ⒉指导学生自读第5小节,关注干部们和妇女们的不同表现,尝试复述。 组织交流,在人物言行的对比中感受他们对祖国的爱,以及妇女们的智慧、无私、团结…… 相机板书:偷偷 不约而同 智慧 团结 出示: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读句) ⒊指导朗读第5节。 ⒋小结:采蒲台的妇女就像苇塘里的苇一样英勇而又团结。 说明:课文的第5小节主要讲述了十二位采蒲台的妇女用怀里的孩子掩护带枪的八路军干部。教学通过指导学生抓住干部们和妇女们的不同表现尝试复述这一段内容,在复述的过程中品味关键词句,感受妇女们的智慧和团结,试图在训练表达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力和感受力。 ㈡ 学习6-11小节 ⒈板书:中年男子,生读中年男子和敌人的对话,想像当时的场景。 ⒉师生对读,通过加提示语揣摩中年男子说话时的语气。 相机理解“没有!”一句的含义,感受中年男子的宁死不屈,板书:没有!。 ⒊隐去提示语,与文本的表达形式作比较,感受作者简洁凝炼的语言表达特点。 ⒋读8-11节,感受采蒲台人民的英雄气概,板书:刚强。 ⒌简要复述6-11小节,巩固转述方法。 说明:课文的6、7小节主要讲述了一位中

文档评论(0)

tangzhao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