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年尔雅《诗经》导读期末考试详细答案.docx

2017年尔雅《诗经》导读期末考试详细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尔雅《诗经》导读期末考试详细答案

1.1 1【单选题】关于《诗经》中的词,以下哪个说法是不确切的?(D) A、诗经中的词实际上是歌词 B、诗经中的词是最初通过歌唱传承的 C、诗经中的词是因为礼乐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 D、诗经中的词是可以当成诗来诵读 2【单选题】据研究,“诗经”一词是在(B)才被固定下来,并作为一本书的名称。 A、南朝 B、南宋 (南宋时人廖刚,以“诗经讲义”为自己著述冠名) C、北朝 D、北宋 3【判断题】《诗经》中的词是在“礼坏乐崩”之后才被逐渐记录下来,并成为文本读物。(√) 诗经是周代礼乐文明的产物,它最早是用于歌唱的唱词,后来由于礼崩乐坏,曲调消失,词与乐谱等歌唱表演因素脱离而得以保留,我们才开始以读的方式来欣赏《诗经》。 1.2 什么是《诗经》六义? 1、《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六义”进行了划分: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风、雅、颂——指《诗经》的体式 赋、比、兴——指《诗经》的表现手法 2、风即十五国风,是各地的音乐曲调,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桧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豳风、陈风、曹风十五部分,共一百六十篇。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是朝廷正乐,共一百零五篇,其中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 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个部分,分别有三十一篇、四篇、五篇,为郊庙祭祀之乐。 3、宋代朱熹在《诗集传》曾有清楚的解释:“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就是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 比就是打比方,拿一件事物来比拟另一件事物 兴指的是诗歌在音乐上的起调或用来引起主题的景物或象征物 1【单选题】以下哪一部文献中是将“六义”称为“六诗”?(C) A、《毛诗序》 B、《周易》 C、《周礼》 D、《毛诗正义》 2【单选题】“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是郑玄对“六义”中(A)的解释。 A、“赋” B、“比” C、“兴” D、“风” 3【单选题】根据郑玄的解释,“颂之言诵也,容也。”中“容”的意思是(C)。 A、容量 B、状态 C、舞蹈 D、容貌 4【单选题】“主文而谲谏”中的“谲谏”与以下哪一种劝诫方式类似?(B) A、正谏 B、讽谏 C、忠谏 D、戆谏 5【判断题】东汉时有“两郑”,郑玄被称为“前郑”,郑众被称为“后郑”。(×) 6【判断题】根据《毛诗大序》的阐释,“雅”诗可以分为“大雅”和“小雅”。(√) 1.3 1【单选题】“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语出(D)。 A、《毛诗序》 B、《毛传》 C、《毛诗大序》 D、《毛诗正义》孔颖达 2【单选题】根据朱熹的注释,“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指的是以下哪一“义”?(C) A、“赋” B、“比” C、“兴” D、“风” 3【单选题】“螽斯门”中的“螽斯”实际上指的是(B)。 A、葫芦 B、蚂蚱 C、石榴 D、鱼籽 4【判断题】《诗集传》是由唐代孔颖达所著的关于《诗经》的研究著作。(×)《诗集传》是朱熹写的,孔颖达写的《毛诗正义》。 5 【判断题】“比显而兴隐”是说“比”一般很容易看出来,但是“兴”就相对含蓄隐晦一些。(√) 2.1 1【单选题】在十五国风中,属于王家直属区域的风是(A)。 A、周南和召南 B、曹风和豳风 C、魏风和唐风 D、王风和郑风 2【单选题】《诗经·豳风·东山》主要讲了以下哪一位历史人物东征的故事?(D) A、公刘 B、管叔 C、蔡叔 D、周公 3【单选题】最早提到王官采诗的大致情况的先秦典籍是(C)。 A、《礼记》 B、《尚书》 C、《左传》 D、《春秋公羊传》 4【单选题】“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出自于《诗经》中的(B)。 A、《邶风·北风》 B、《邶风·谷风》 C、《邶风·终风》 D、《邶风·终风》 5【判断题】在十五国风中,唐风所在的位置位于今天的山西北部。(×) 6 【判断题】《孔子诗论》中“举贱民而蠲之”的“贱民”是指被流放的犯人。(×) 2.2 1【单选题】关于“孔子删诗说”,以下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C) A、孔子删诗说仍然有较大的争议。 B、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 C、孔子是因为想做周朝的乐官才“删诗”的。 D、孔子信而好古,所以才自愿整理诗歌。 2【判断题】孔子是第一个整理《诗经》的人。(√) 2.3 西汉时期流行三家诗,分别是:韩诗、鲁诗和齐诗。 韩诗:创始人韩婴,作内外传,《内传》宋代失传。今存《韩诗外传》。后学有王吉、蔡谊、侯苞(字亦作芭,有《韩诗翼要》)明帝、赵晔、张恭祖、郑玄等。西晋基本失传,其书进村《外传》。 鲁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in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