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人教版语文八上《唐诗五首》教学导案设计
PAGE
PAGE 1
12《唐诗五首》教案设计
侣俸中学 陶鸿中
导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背诵并默写五首唐诗。
2. 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1. 加强朗读训练,感受其声韵美;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 分析五首诗中的景物描写,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导学重点: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2.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导学难点: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导学课时:3课时
导学方法:诵读导学法、联想法、讨论法、点拨法。
第一课时 (总第12课时)
导学要点:
1、学习《野望》/王绩
2、学习《黄鹤楼》/崔颢
一、学习《野望》/王绩
(一)初读
1、范读(朗读录音)
2、读准字音。
东皋(gāo) 徙倚(xǐ yǐ)驱犊(dú)采薇(wēi)
3、理解词义(读注释)
③[薄暮]傍晚。薄,接近。 ④[徙倚]徘徊。
⑤[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⑦[采薇]采食野菜。后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4、作者: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唐代诗人。
(二)整体感知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仰郁的心情。
(三)赏析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地。东皋,指王绩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弃官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彷徨寂寞的心情。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
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抒发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四)问题探究
练习一《野望》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边满是烟霞,诗人独自一人登上东皋极目远望,徘徊不已,心里默默念着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一望无际的树林染上了暮秋时分憔悴枯黄的颜色,连绵起伏的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染上了萧瑟的暮光。牧人欢快地赶着牛儿返回家中,猎人骑着骏马,大声吆喝着,带着猎物满意而归。诗人举目四望,身边没有一个相识的人,只好咏《采薇》之歌,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诗人此时弃官归田,躬耕东皋,本诗流露出诗人惆怅、孤寂的情怀及避世退隐的心态。
二、学习《黄鹤楼》/崔颢
(一)初读
1、范读(朗读录音)
2、读准字音。
黄鹤(hè) 萋(qī)萋 鹦鹉(yīng wǔ)
3、理解词义(读注释)
③[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④[晴川]晴日里的原野。川,平川、原野。
⑤[历历]分明的样子。 ⑦[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4、作者:崔颢,唐代诗人。
(二)诗意
过去的仙人已经乘着白云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三)简析
1、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抒发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
2、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四)问题探究
练习二《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用“黄鹤”这一物象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首联借助仙人乘鹤的传说引出黄鹤楼。颔联由神话传说回到了现实,诗人登上古楼,纵目远眺,只见碧空浩渺,白云悠悠。颈联诗意一转,自然写眼前所见、所感,即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导学反思:
第二课时 (总第13课时)
导学要点:
1、学习《使至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人教版必威体育精装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汉语拼音gkh.ppt
- 2017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ppt.ppt
- 2017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四节输血与血型2.ppt.ppt
- 2017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ppt.ppt
- 2017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PPT.ppt
- 2017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例1.例2》1.ppt
- 2017会计继续教育《政府会计准则第1号》试题详细答案.docx
- 2017会计基础教学导案第一章.ppt
- 2017全国卷1高考英语试题及其参考详细答案.doc
- 2017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