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公路工程设计工作报告和施工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路工程设计工作报告 工程名称:贵溪市河潭埠垦埠殖场2015年度国有农、林场 沥青(水泥)路建设项目 工程地址:A、大马岗至佛里桥(全长3.7公里) B、圳畔分场-四队(全长0.6公里) C、四队-瞭望台(全长0.4公里) D、二队-小学(全长1.2公里) E、五队-葛家(全长1公里) 报告单位:江西省中鄱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日期:二0一六年十一月一日 一、 概况 任务来源及依据 (1)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2015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库项目的通知》赣交规划字【2015】18号。 (2)附件5:2015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车购税补助建议计划表(通国有农、林场沥青(水泥)路) (3)《贵溪市河潭埠垦殖场(圳畔至四队)(五队至葛家)(二队至小学)(四队至瞭望台)(大马岗至佛里桥)水泥路建设项目》委托勘测设计合同。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特征 ?地形、地貌 贵溪市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北二十公里处,拟建项目沿线地形地貌为微丘盆地,沿线多位农田、荒地、低矮山包、小河,局部分布少量沟渠、塘。以低丘陵及丘间盆地地貌为主,地形波状起伏,剥蚀残丘星散分布,断续成列,呈带状横刻于垄岗之中,路线走廊带总体地势为东高西低。 ?地质 项目区域地质地层以第四系冲洪积层、白垩系上统河口组砂岩为主。 ?气候 项目所在地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在春季因冷暖交替,天气多变,汛期常有暴雨,有时酿成水灾,盛夏酷热,秋季天高气爽,往往有伏,秋旱发生,冬季较温暖,霜雪较少。 ④地震 依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江西部分)”,区内动峰值加速度<0.05g,即地震强度小于Ⅵ度区,据2003年江西省地震局、江西省建设厅编制和出版的《江西省地震参数区划工作用图》,线路场区属区域地震烈度<6度(地震动参数<0.05g)区。 3、主要技术指标的运用情况 (一)本项目采用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B20-2006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④《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⑤《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⑥《公路水泥路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⑦《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14 ⑩《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20-2013 (二)设计标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中公路设计速度为20公里/小时的四级公路标准。 2、路基宽度:全线采用5.5米路基宽度。 3、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 4、设计洪水频率:涵洞及路基为1/25。 (三)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意见的执行情况 “工可报告”批复意见,全线按四级公路设计速度20KM/h的技术标准建设。本项目贵溪市河潭埠垦殖场2015年度国有农、林场设计按设计速度20KM/h的技术标准设计。 (四)测设简况、设计方案拟定的执行情况 受业主单位的委托,我们对该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进行了精心组织,成立项目组和审核组,全过程按照标准质量体系要求进行设计和质量控制。 (1)对施工图测设任务进行策划,制定出工作大纲。 (2)进驻工地后,首先对路线进行踏勘,勘察每一个导线点、水准点以及地形、地物、植被、水系、村庄、不良地质、筑路材料等,以确定平面线形方案是否合理,对路线进行优化。 (3)中桩放样采用中海达GPS放中桩,桩距20~25米,涵洞及地形变化处均进行了加桩,并放出曲线要素桩。地面高程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测量。横断面采用经纬仪视距法测量,测量精度均满足规范的质量要求。 (4)涵洞、排水调查,以系统排水设计原则为指导,根据实际地形、水文、地质情况及填挖情况,结合涵洞构造物位置,现场确定排水形式。 (5)对于被交叉的公路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实地进行了测量。 (6)对弃土场和筑路材料进行了补充调查和核实。路线交叉、涵洞数量和位置均征求了相关部门及沿线群众的意见,通过实地查看和协商确定。秉着既考虑当地群众的需要,又尽量节省工程投资的原则。 (7)业内设计中路线计算均采用计算机专用软件完成,图表采用计算机CAD绘制,设计过程严格执行两校三审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