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从业者旅游历史街区商业空间发展特征与机理_扬州_双东_案例_徐小波_吴必虎.pdf
第71 卷第12期 地 理 学 报 Vol.71, No.12
2016 年12月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December, 2016
基于从业者的旅游历史街区商业空间发展特征及机理
——扬州 “双东”案例
1, 2, 3 4 2 5
徐小波 ,吴必虎 ,刘滨谊 ,陈钢华
(1.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200234 ;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
3. 舟山市旅游委员会,浙江舟山316021 ;4.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5.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广州510275)
摘要:旅游商业化是历史街区复兴的重要途径。基于社会空间视角,旅游历史街区商业发展
是以从业群体为日常运作核心,兼及居民、游客、恩庇者(管理者)等地域主体在内的空间生产
过程。旅游历史街区演化是以“空间实践”为中心环节的社会建构,其发展状态是不同主体、不
同层次的空间生产相互博弈的总体涌现。依托扬州“双东”案例,运用田野调查、统计检验、对
应分析、模糊数学、逻辑回归等方法,以从业者空间生产为脉络,剖析旅游商业发展机理的杂合
性与矛盾性,指出商业空间状态潜伏着不对称的利益博弈和不均衡的发展效应。“双东”旅游商
业开发对城市中低产阶层自主就业有较强吸附效应,使之成为商业发展的主要依托。从业群
体大致分化为乐观型、寓居型、保守型,分别对应于积极评价—业务扩张、温和评价—业务维
持、消极评价—业务收缩生产机理,对“双东”空间演化具有不同的响应机制和影响效应。研究
分析了主体、实践、环境特质对不同类型从业个体的影响特征以及对从业群体的总体影响,认
为恩庇是统摄“好恶效应”、操控利益格局的多解方案。旅游历史街区商业发展利弊兼具、相因
相生,统一于历史街区的自我演替过程。
关键词:旅游从业者;历史街区;旅游商业空间;空间生产;扬州“双东”
DOI: 10.11821/dlxb201612011
1 研究回顾
依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更新与利用而进行城市旅游项目建设已是普遍做
法。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相融合成为旅游历史街区的基本形态。历史街区旅游商业化很
大程度上是一种自发的土地经济现象。保继刚等[1]基于城市地租和集体选择理论,指出若
无外来预见性干预,历史城镇旅游商业化不可避免。出于各种原因,政府、开发商等主
体也是历史街区旅游商业的重要推手[2] 。一经旅游开发,旅游即成为历史街区的内在功
能,应从体系重建的角度来认识旅游历史街区[3] 。旅游化从社会、经济、文化、形体、管
理等维度重塑历史街区的构成体系和发展机制[4] 。这些初始变化藉由旅游地域系统的媒介
作用而内化和扩散,在趋成某些预期目标的同时也滋生诸如空间同质化、商业过度化、
[3-5]
社会割裂化、传统性退化等问题,激发对旅游商业与历史地段利用关系的新一轮反思 。
20 世纪60 年代后发展起来的社会空间理论为认识旅游历史街区提供了新视角。De
收稿日期:2016-01-28; 修订日期:2016-06-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CGL023) [Foundation: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No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14CGL023]
作者简介:徐小波(1984-), 男, 江苏扬中人, 博士, 讲师,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10781M), 主要从事人文地理与旅游规划
研究。E-mail: tourxxb@ 163.co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