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原则的教育正义之意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PDF

因材施教原则的教育正义之意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因材施教原则的教育正义之意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OF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 EducationalSciences No.2,2018 DOI: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2.012 因材施教原则的教育正义之意蕴 何 菊 玲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 要:因材施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原则,而且还作为一种教育原则体现在教育实践的全过程。 因材施教原则在本质上是教育正义原则的具体体现。首先它表达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合法性 与正当性,其次它表达了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教育所意味着的事情。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对受教 育者个体差异和特点的尊重与承认,依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材 施教的根本目的是要保证每一个受教育者在自身基础上成为卓越的人,成为具有人的品质的真正的 人,使每一个学生通过教育不仅获得生存能力,而且还获得创造自身幸福生活的能力。实现这种目的 的教育,即实现教育所意味着的事情的教育,就是正义的教育。因材施教是教育正义的题中之意。   关键词:因材施教;正义;公正;教育正义;教育公正   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学原则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孔子就在教 育实践中创造了这一原则,虽然那时候孔子还没有明确提出因材施教的概念。在西方,同样是在两千 多年前的古罗马时代,昆体良也提出了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的问题。尽管在当代社会背景下,教育实 践活动较之古代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因材施教仍然是中西方教育 者所奉行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且历久弥新,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因材施教不仅仅只是一种教学原 则,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教育的正义原则。对于因材施教的这一价值,学术界鲜有关注(虽然一些学者 也提出因材施教与教育公平的关系问题,但是教育公平概念与教育正义、教育公正是有区别的),而这 恰恰是因材施教历久弥新的真正价值与意义。教育正义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根本价值。只有从教育 正义的视角理解因材施教,方能真正彰显其根本意义与价值,也因此有助于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更好 地践行这一原则。 一、因材施教原则的语义学分析 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因材施教原则内涵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在传统意义上源于中西方教育家教育 实践的因材施教原则,其含义是比较明确的。但是到了现代社会,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无论是 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也无论是教育制度还是教育机制,都与古代社会不可同日而语。随着现代教 育体系与制度的完善、受教育者的复杂化以及教育内容的不断丰富,现代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 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体制。教育实践活动的复杂多元化,使因材施教这一古老的教育原则的价值与 意义变得模糊与可疑。学界对因材施教原则的理解呈现出模糊、多元的价值取向,甚至有学者对这一 原则产生了怀疑。那么源于古代社会的因材施教原则在当今社会是否还具有价值和可行性?为了澄 清这一问题,本文将首先从语义学入手,对因材施教的内涵进行语义学分析,以便我们能够更为清楚地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国教师伦理的谱系学研究”(BEA150066)。 110 何菊玲:因材施教原则的教育正义之意蕴 理解因材施教的内涵。 从语法结构来看,因材施教的完整句子结构应该是:X因“材”施“教”。毫无疑问,介词“因”是指 根据,动词“施”就是实施,其含义比较明确,无需再进行分析。由此因材施教的句子结构可以进一步明 确为:X“因材”“施教”,即X根据“材”而实施“教”。这里比较模糊并容易引起争议的关键词是“材”与 “教”,除此之外,应该还有一个隐藏着的主语X,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分析与澄清。 首先,从因材施教原则实施的主体X来看。在传统意义上,施教主体X就是指教师,这是比较明确 的。北宋理学家程颐将孔子独特的教学方式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程颐,1935,第276页)。至 南宋,朱熹对此注释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