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文看懂互联网消费金融
移动互联网时代,不知从何时开始,互联网消费金融已经和我们每个普通人触手可及。无论你是蓝领工人还是金领高管,无论你是在电商平台还是在工厂旁边的小卖铺购物,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购物场景,随时随处都有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或产品供你选择。那么什么是互联网消费金融??为何互联网消费金融如此蓬勃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有哪些发展格局?不同系列互联网消费金融具有哪些差异?
1.互联网消费金融是什么
所谓互联网消费金融,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金融服务,是传统消费金融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其本质还是消费金融,但相较于传统消费金融,互联网消费金融大大提升了效率。
2.互联网消费金融PEST分析
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升,消费观念升级和消费方式发展,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发展等因素共同推动了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
3.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格局
目前市场上从事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的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统消费金融互联网化,主要是银行系;第二类是银监会批准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拥有消费金融合法牌照;第三类是依托于电商平台、P2P平台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电商系消费金融和P2P小额消费金融),其并未获得消费金融公司的牌照,但是从事着相关同质业务。
3.1银行系互联网消费金融
银行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模式相对最为简单,消费者向银行申请消费贷款,银行审核并发放,消费者得到资金后购买产品或服务。目前,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在银行整体个人贷款业务中占比偏低。银行目前在积极布局网络消费的全产业链,丰富自身网上商城的消费场景,力图在相关领域追赶淘宝、京东等电商领先企业。
3.2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系互联网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公司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模式与银行类似。一般情况下,消费金融公司的审核标准较银行的标准更为宽松,贷款额度也更高。不过消费金融公司的整体实力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与银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早期的消费金融公司多以银行为设立主体,在试点放开之后,未来将有更多来自不同行业的设立主体参与到市场中来,比较注重线上和线下双重消费场景,比如海尔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这也将为消费金融公司带来差异化的发展模式。
3.3电商系互联网消费金融
电商系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模式主要依托自身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面向自营商品及开放电商平台商户的商品,提供分期购物及小额消费贷款服务。由于电商在互联网金融、网络零售、用户大数据等领域,均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因此,在细分的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中,综合竞争力也最强,未来也将引领市场的发展趋势。
3.4P2P系互联网消费金融
作为新涌现出来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模式,P2P系互联网消费金融用户群体面向在校学生(校园消费金融)、白领(发薪日消费金融)、有固定收入阶层;消费场景包括线上与线下。以分期购物平台为例,目前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但由于目标群体缺乏稳定收入,且客户绝对数量较小,未来分期购物平台在坏账率、征信数据获取、客户群体延续性等方面均面临挑战。目前大学生分期购物市场竞争激烈,类似于刚刚启动时期的团购市场,未来市场将经历整合后形成几家行业领先企业。
4.四种互联网消费金融系差异化比较
三大类别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系、互联网金融系(电商和P2P),四种不同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在客群覆盖、审批模式、资金来源有着不同特点。
谁来为互联网金融大跃进埋单
是谁令成百上千万投资者陷入互联网金融的乌托邦幻梦?又是谁最终把互联网金融变成血流成河的修罗战场?一放就乱、一收就死,什么时候我们可以走出这个宿命?
文 | 董云峰
在前阵子的《伟大的叛逆:一个旁观者的互联网金融手记(2013-2018)》中,我更多写了过去五年里互金的光荣与梦想。
最近行业动荡,形势比预期更惨淡。今天我想说的互联网金融的阴暗面。
那些荒诞而残酷的部分。
过去五年来,在支付、征信乃至信贷领域,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技术的力量越来越被重视,金融科技深入人心。
但在资金端,这五年来是一场“大跃进”。监管部门对P2P、金交所以及各类名目的互联网集资行为,采取了默许和纵容。
于是我们见证了各式各样互联网理财与类理财的野蛮生长,见证了泥沙俱下、骗子横行,以及一地鸡毛。
最近P2P行业的集体性爆雷与退出,不过是这场大跃进的必然结果。
如今,谁来埋单?
1
投资者埋单。
很多人损失惨重,数量也许数百万,也许更多。
当然,放在中国总人口的大盘子里面,这不算什么,可以忽略不计。
我知道,有钱买这些产品,尤其是一投几十万、几百万的人,不会是穷人。
我更知道,他们中很多人并非无知,而是明明知道危险却依然选择投机,不值得同情。
可是,将心比心,如果事情发生在你自己、你的家人、你的亲友身上,你还能如此冷血吗。
听一个南京的朋友讲,他有个亲戚,父亲带着儿子儿媳,一大家子在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