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ppt
*/52 3、专业建设成果 精品课:《现代物流管理》2006年列为江苏省教育厅精品课建设课程,2007年列为国家教育部精品课建设课程,2013年获得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称号。 教材:12部,获省人民政府三等奖1项,国家规划1部,省重点2部。 科研:目前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纵向横向课题研究有18个,近3年发表的论文有65篇。 师资:教师28名,其中兼职教师14名。14名专任教师中,省“333”2名,省“青蓝”3名,研究生所占比例93%,高级职称比例43%,中级职称36%,双师素质比例86%。双语教师占很大比例。 实训基地:流通现代化,校内3个,校外8个。 证书培训:物流师和快递业务员,04批准考点,目前已培训2000人次。 */52 二、人才培养 1、定位 面向江苏乃至长江三角洲 商贸物流企业和快递物流企业及相关行业 基层管理岗位 培养高端技能型物流管理人才。 */52 2、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企业需要的物流人才 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团队精神、吃苦耐劳) 理论基础(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 专业技能(各岗位操作技能和综合管理技能) 综合素质(沟通交流、开拓创新、团队协作) 继续学习(自我提高、继续深造) */52 3、职业定位 */52 4、主要就业岗位分析 第三方物流 企业管理岗位 货运代理 企业相关岗位 物流管理 咨询公司 基础管理工作 连锁企业 物流配送中 心相关岗位 农产品物流 配送中心 相关岗位 百货商场 物流部的 相关岗位 就业岗位群 其他类型 企业物流 相关岗位 制造企业 物流部相关岗位 */52 5、“双循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 2005-2010 ) 第五学期12周开始 毕业实习(含毕业设计 实 践 第一、二学期 通识课程学习 理 论 第三学期1-4周 轮岗实训 实 践 第三学期第5周至第五学期11周 学习领域及职业拓展领域课程学习 理 论 */52 6、“校企互动对接、多阶循环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52 7、课程体系 */52 8、物流典型工作过程 */52 9、商贸物流专业方向与核心课程 */52 10、快递物流专业方向与核心课程 */52 (二) “校企互动对接、多阶循环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及要点 1、探索校企合作机制,形成多方利益统一体 寻找企业合作动力 寻找企业合作时机 探索人才共育共管方式 苏宁配送中心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苏果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深度融合 成效高 */52 */52 (二) “校企互动对接、多阶循环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及要点 2、结合物流工作过程和学习规律,重构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兼职教师实质参与 课程体系构建 核心课程建设 教材编写 教学做一体化课改 贴近企业实际 侧重能力培养 教材资源 选用近3年优质新版教材 积极已开发项目化教材12部 校企合作开发教材让教师学习到企业的真实项目开发过程,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教师多方面能力 */52 */52 (二) “校企互动对接、多阶循环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及要点 3、实践教学改革成果,突出学生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改革成果 教学理念改革 —学生要学什么,目标明确 教学模式改革 —以学生为主,改变学生学习意识和模式 教学内容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形成体系 动手做,杜绝“眼高手低” 实施改变 容易出成果 */52 */52 (二) “校企互动对接、多阶循环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及要点 4、改革师资培训模式,完善师资长效发展机制 完善师资长效发展机制 全职顶岗 访问工程师 深入实践教学指导 听兼职教师授课,与兼职教师多沟通交流 教师与专家融合 */52 “校企互动对接、多阶循环递进” 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王桂花 */52 一、物流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 2005年底 入世承诺 我国物流业全面开放 关键词 “并” 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分立与尴尬 “中国制造”的悲哀 互联网+ 物流人才的紧缺 求量?求质? */52 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 */52 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应对多媒体教学的挑战 知识掌握/细化 写作能力/阅读 如何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 专业专项能力 专业综合能力 沟通能力 理财能力/成本意识 问题解决能力 面对竞争的生存和适应能力 ……………… 可持续的方法? */52 具体怎么做? 校企合作 人才共育/教学/教材/服务 互赢/互利 工学结合 工学交替 老师关注的问题 */52 互赢/互利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剃头挑子一头热 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甚至不动 企业缺乏合作的动力 流于形式缺乏实际内容的合作也是企业所反感的 配套政策没跟上 例如: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