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件整理版.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影像学件整理版

医学影像学 Copyright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学教研室(影像中心) compiled by lilibra and babycrystal PAGE PAGE 26 compiled by lilibra 概 述 何谓医学影像学 借助于特殊设备或仪器对人体进行检查,获取人体内部器官、组织结构的特殊图像并以图像为依据对人体进行研究、分析和诊断的一门综合科学。 医学影像学所包括的范围 x 线诊断学(传统模拟、数字化) USG、CT、MRI、DSA、ECT、核医学、热像图、PET……… 总论 目的要求 了解X线的特性 了解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掌握常用X线检查方法及价值 了解X线诊断原则和步骤 一、X线的发现、产生和特性 (一)X线的发现: 1895.11.8 德国物理学家 伦琴 在英国 (二)X线的产生: 高速运行的电子被物质阻挡即可产生X线。 条件:自由电子群以高速度运行(有方向性) 靶物(阳极靶面) (三) X线机的构造 X线管: 高真空二极管(核心部分) 变压器系统:高压变压器 , 低压变压器 操作台及其他辅助配件 (四) X线的特性 1、一般物理特性: 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肉眼不可见 X 线束循直线行走 从一点出发越远越分散 2、与X线成像相关的特性 1、穿透性 (穿透作用):X线成像的基础。 X线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强,反之已然。 2、荧光效应(荧光作用):透视检查的基础。 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产生可见光。 3、摄影效应(感光作用):X线摄影的基础。 X线胶片(涂有溴化银的塑料膜)→ X线照射(潜影) →显、定影(感光区银离子还原为银沉淀于塑料膜上局部呈黑色,未感光区银离子脱落局部呈透亮的白色 ) →图像 4 、电离效应(生物效应):放射治疗和防护的基础 二、 X线成像基本原理和影像特点 (一)成像基本原理: 1、基于 X线的特性(与成像相关的特性); 2、被穿透(被检查)物质内部结构具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穿过人体后的剩余X线量(潜在影像:模拟或数字化)须经荧光屏或胶片(普通或激光)冲洗(或干式)显像处理后才能显示图象; 具有穿透能力的X线穿过具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异的物质后,剩余X线经荧光屏或胶片冲洗显像处理后,显示出明暗不一、黑白不等的影像; 条件:1、所应用的X线必须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2、被穿透物质内部结构必须具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穿过物质后剩余X线在荧光屏或胶片上的潜在影像必须经过显像处理才能显像; (二)与影像相关的密度概念 物质的密度(该物质各元素量的总合); 物质的密度与X线穿透力(反比关系); 影像的眼观与影像密度:胶片黑(低密度)白(高密度)与荧屏的明(低密度)暗(高密度); 物质密度与影像密度的人为概念关系(一致和统一); 物质密度相同,厚度对影像密度的影响(厚度与密度呈正比关系); (三)影像的自然对比与人工对比 人体自然存在的密度差异图象称自然对比。如:骨骼、软组织和液体、脂肪、气体等。 对缺乏自然对比而用人工方法引入物质后,所产生的对比图象称做人工对比。如:各种造影 (四) X线影像的特点 是重叠在一起的复合图象; 因几何关系图象有放大; 因投照方向不同或X线中心线不同,可使器官影像发生扭曲、变形和失真; 三、X线检查方法 (一)普通检查 :透视,X线摄影 (二)特殊检查 体层摄影:感性趣层面的图象; 软线摄影:用于软组织、乳腺摄影; 放大摄影:感性趣区的图象放大; 荧光摄影:将荧光屏图象摄于普通胶卷上 ; 计波摄影:用特殊设备将心脏、大血管搏动以波的形式在胶片上显示; (三)造影检查 定义:应用人工对比的方法所进行的检查称作造影检查。 1、造影剂:用于人工对比的物质称造影剂: 高密度造影剂:钡剂 碘剂 低密度造影剂: 空气 O2 CO2 2、造影方法: 直接引入: 1、口服法:食管造影、胃肠钡餐 2、灌注法:钡剂灌肠、支气管造影、逆行胆道 逆行肾盂造影、逆行膀胱造影、尿道造影; 间接引入: 主要为分泌、排泄性: 静脉或口服法胆道造影静脉肾盂造影 3、造影前准备及造影反应处理 造影前准备: 1、碘过敏试验(口服、静脉) 2、肠道清洁准备(饮食控制加缓泻法、灌肠法) 3、重视术前谈话与必要的文字协议; 造影反应处理: 1、医患双方均需沉着应对,置病人以正确体位; 2、根据程度治疗原则:镇静、抗过敏、抗休克、人工呼吸、心脏复苏等; 3、就近住院观察治疗; 四、诊断原则与步骤 (一)诊断原则: 客观、仔

文档评论(0)

189****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