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史(3)(下)__本书编写组.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本 卷 提 要 本文从军事形势、战争、军事制度和军事思想与军事著作等四个方 面论述春秋战国军事史的分期、特点及前后演变的历史轨迹。春秋战争 的主要特点是诸侯兼并和大国争霸,争霸战争的主要方式是车、步兵联 合作战,并出现了水军兵种。春秋时期的军事制度,不论兵源、兵役、 军赋和军事编制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列国还出现了地方兵和卿大夫采邑 家兵。在争霸战争中诞生了伟大的军事家孙武和 《孙子兵法》、司马穰 苴和 《司马法》。它们是集我国古代兵家思想大成之作,尤其是《孙子 兵法》,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科学的理论基础。 战国时期的战争已不再是单纯的争霸战争,而是兼地略土,由分裂 走向统一的战争。战争规模大,历时久,大规模的野战和围城战突破了 传统的战争模式。战国的军事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常备军出现, 职业化军官产生,关塞要津普遍设防,经常性的军事训练取代了“狝狩” 式的训练方法,军功爵制确立,军事法律体系更加完备,而这标志着军 事制度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战国时产生的吴起与 《吴子兵法》、 孙膑与 《孙膑兵法》、尉缭与《尉缭子》、《六韬》等一批军事思想家 和军事著作,以不同的特点和从不同的方面丰富了我国古代的军事学术 思想宝库。 一、春秋战国思想概述 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周平王东迁洛邑 (周平王元年,即公元前770年) 到秦统一六国 (秦王政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这段时期历史上 又称 “东周”,是相对“西周”而言的。春秋战国时期又可分为春秋时 期 (周平王元年至周敬王四十四年,即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和战国时期 (周元王元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即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① 年) 。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奴隶社会的逐步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是一 个新旧社会交替的大变革时期。因为铁制农具的使用,在井田以外可以 开垦出新的土地,从而产生了 “私田”。这种“私田”越来越多,便使 周王朝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井田制度逐渐遭到破坏。因为私田数量 的迅速增加,以至于私田的收入超过了井田的收入。诸侯、大夫因为占 有大量私田,从而使其收入大大增加。而靠井田收入的周王室,越来越 衰弱。在王室无法控制诸侯的情况下,一些经济发展快、军事实力强的 诸侯便以武力兼并力量较弱的诸侯。这种兼并战争不断发展,从诸侯的 兼并而至于大夫的兼并,进而形成 “陪臣执国命”的局面,周王室的地 位就更加衰微了。频繁的兼并战争,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就迫使诸侯、大夫增加财政收入,于是便向新开垦的私田按亩征税,鲁 宣公十五年 (公元前594年), “初税亩”的制度便应运而生了。私田 得到承认,即地主土地私有制取得了合法存在的地位,标志着封建制的 生产关系已经开始了。 在政治上,则出现了几家大夫瓜分公室财产的事件。例如鲁国的季 孙氏、叔孙氏和孟孔氏三家,在鲁襄公十二年 (公元前561年) “三分 公室”,到鲁昭公六年 (公元前536年)又 “四分公室”;周贞定三十 六年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灭了智氏,把晋国公室也瓜 分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正式被周天 子承认为诸侯。这就是 “三家分晋”。而在齐国,周元王元年(公元前 475年),大夫田常实际控制了齐国的政权,周安王十六年 (公元前386 年),田和取代了姜氏,被周天子承认为诸侯,这就是 “田氏代齐”。 这一系列事件,说明新兴地主阶级在这些诸侯国取得了政权,标志着封 建社会的确立。 在思想战线上,周平王东迁以后,西周的 “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 破了。原来属于 “王官”的学者流落到民间,从而形成了诸子百家。作 为周王室史官的老子,以其知识的渊博与思想的深邃,在思想界有相当 深远的影响。在私人讲学中贡献巨大而创建儒家学派的孔子和从儒家脱 胎出来而创建墨家学派的墨子,在春秋末与战国初,形成儒、墨显学对 峙的局面。战国初中期,因杨朱学派的创立,其势力得到发展,从而形 成了儒、墨、杨三家鼎立的局面。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儒家中的激 进分子,在三晋中的魏国,开始了向法家的转化。早期

文档评论(0)

七七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