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雕塑(精)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雕塑(精)课件.ppt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花岗石的碑身全高37.94米。碑身北面,镌刻毛泽东主席题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身南面,是周恩来总理题写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碑文,碑身下部基座四周为纪念碑浮雕。 *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武昌起义》 *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设计始于1953年,由多位著名雕塑家、画家参加。每件浮雕都表现了一定的历史事件:东边第一块是《虎门销毁鸦片》,表现1939年湖广总督林则徐领导群众在广东虎门销毁收缴的鸦片,作者曾竹韶;第二块《金田起义》,描写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的史实,作者王丙召;南边第一块是《武昌起义》,表现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武昌起义,号召各省响应革命,推翻清政府,作者傅天仉;第二块是《五四运动》,表现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运动,体现人民「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爱国热情,作者滑田友;第三块《五卅运动》,描写1925年上海日本纱厂因共产党员顾正红被枪杀,而爆发的示威运动,作者王临乙;西面第一块 《南昌起义》 ,表现党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开展武装斗争,作者萧传玖;第二块《游击战》,表现人民战争中的游击战,作者张松鹤;正面浮雕是《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 、《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表现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体现中国全民共同斗争的精神,作者刘开渠等。十幅浮雕概括地表现了中国近代革命史,是建国后美术家重要的集体创作。总体风格写实,既有近现代国际美术的影响,又具有本国特色,对以后雕塑的创作和发展具有明显影响。 *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南昌起义 》 * 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浮雕《焚烧鸦片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动工兴建,集中了国内最优秀的雕塑家刘开渠、滑田友、曾竹韶等人,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纪念碑的浮雕。 * 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浮雕《五四运动》 基座上共有八块浮雕,纪录了从鸦片战争到解放全中国的革命历程,“五四运动”是其中的一块,作者滑田友。纪念碑雕塑是新中国的精品和经典。 * 《收租院》组雕 在20世纪60年代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雕塑作品,是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与民间艺人相结合,于1965年为四川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创作的大型泥塑作品《收租院》组雕。这一大型泥塑作品,借助于地主庄园收租场院的实际场景,按照地主剥削农民的真实情况,分别从交租、验租、过斗、算账、逼租,以至最后激起反抗等情节,创作了144个真人大小的人物。《收租院》再现了旧社会农民的血泪史,是具有影响力的大型组雕。 * 《收租院》 组雕局部 《收租院》作者: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与民间艺人 1965年 。 * 《收租院》局部 整个雕塑群是由剥削到反抗几十个故事情节连贯起来的,不同于欣赏性或纪念性的单体雕塑。不仅在人物塑造上富于变化,而且注意到各种场面中的很多道具的真实性。 * 《农奴忿》组雕 《农奴忿》组雕是在1957年,由中央美术学院赴藏雕塑组和鲁迅美术学院赴藏教师一起创作的,由圆雕、浮雕、绘景结合组成。共分四个部分,是塑有真人大小的106个人物、6只动物、四面浮雕和一部分景物的模型。整个作品通过不同人物性格的刻画,反映了农奴敢于反抗,敢于斗争,敢于革命的英雄形象。 作品写实,同时具有当地民间艺术特色。 * 《农奴忿》组雕《青稞压断腰》 作者:中央美术学院赴藏雕塑组和鲁迅美术学院赴藏教师1957年。 * 《农奴忿》组雕 《砸碎镣铐》 作者:中央美术学院赴藏雕塑组和鲁迅美术学院赴藏教师 1957年。 * 《农奴愤》局部 这组泥塑群像是《收租院》之后的又一力作,以叙事性手法,展示了旧时代西藏农奴的艰辛生活,和反抗压迫的斗争。图中是一个“人换驴”的场面,相当真实而生动。 * 《苦役》局部 制作手法使用了传统的泥塑工艺,用黑玻璃珠增强人物神态的真实性。这组雕塑是沈阳鲁迅学院的师生们集体创作的,曾深入到西藏当地搜集创作素材和人物形象资料。 * 《红卫兵赞歌》 “文革”当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成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主要创作内容,为了强调党的统一领导,当时的作品署名一律以“集体创作”。人物形象夸张,充满了戏剧性场面。 “文革”前期的雕塑创作主要由美术院校的师生,和社会上美术界的造反派们完成,为了表达各自的忠心,他们的作品往往赶时间,据当时的报道,群雕《红卫兵赞歌》用了二十天就完成了,由一百多个人物形象组成。 * 《红卫兵赞歌》局部之一 * 《红卫兵赞歌》局部之二 * 《武装夺取政权》 局部 这是沈阳“红旗广场”的纪念性雕塑群的局部,总高19米,人像高3.5米,材料使用玻璃钢较铸,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 * .. .. .. .. .. .. .. .. .. .. .. .. .. .. .. .. .. .. ..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