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新生儿黄疸PPT.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黄疸 附属医院 儿科 概述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黄疸分类 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及病因 概述 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正常成人血清胆红素低于17umol/L(1mg/dl),当超过34umol/L(2mg/dl)即可出现黄疸。新生儿,由于毛细血管丰富,当血清胆红素超过85umol/L(5mg/dl),则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是新生儿黄疸最常见的表现形式,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甚至发生死亡。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1、胆红素生成过多; 2、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3、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差 4、肝肠循环 此外,当饥饿、缺氧、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时,更易出现黄疸或使原有黄疸加重。 新生儿黄疸分类 通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约有85%的足月儿及绝大多数早产儿在新生儿期均会出现暂时性总胆红素增高。但大多数为生理性的,在所有足月儿中,约有6.1%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221umol/L(12.9mg/dl),仅3%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256umol/L(15mg/dl)。 日 龄 胆红素值 诊 断 24h内 ≥103umol/L (6mg/dl)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24h~48h ≥154 umol/L (9mg/dl)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205umol/L (12mg/dl) 48h~2周内 足月儿 ≥205umol/L (12mg/dl)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早产儿 ≥256umol/L (15mg/dl) 生理性黄疸 特点: ◆一般情况良好; ◆足月儿生后2 ~ 3天出现黄疸,4 ~5天达高峰,5 ~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 ~5天出现,5 ~7天达高峰,7 ~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3 ~4周。 ◆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5mg/dl)或每小时﹤0.85umol/L(0.5mg/dl)。 病理性黄疸 特点: ◆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血清总胆红素值已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或每日上升超过85umol/L(5mg/dl),或每小时﹥ 0.85umol/L(0.5mg/dl); ◆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黄疸退而复现; ◆血清结合胆红素﹥ 34umol/L(2mg/dl)。 具备其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常见的几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1)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但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 ◆(2)感染性黄疸: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主要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 ◆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 (3)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由于肠壁胆红素浸入之故,肝脾肿大硬,尽早手术治疗,凡胆郁汁超过12~13周胆汁肝硬变时手术效果差 。 ◆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4)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 ◆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 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 ◆ (5) G6P-D缺乏――病因:故明思意,体内缺少G6D-P酶,为遗传性疾病,见于两广较多。 ◆生后1~2天出现黄疸,而黄胆不能被光疗所控制,须经挽回后再行光疗方能奏效,若不挽回大多发生核黄疸脑病,得此病一般不对身体受至影响,只是禁用一些药物,禁吃蚕豆等。 临床症状 ◆ 1、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 2、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 3、黄疸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 4、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