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报告绿豆农艺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docVIP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报告绿豆农艺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报告绿豆农艺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绿豆农艺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农学论文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绿豆农艺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 朱慧珺,赵雪英,闫虎斌,张耀文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太原030031) 摘要:为达到绿豆高产、优质、高效育种目的,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0 个绿豆品种的9 个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绿豆不同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单株荚数>百粒重>主茎节数>株高>荚粒数>生育期>开花期>主茎分枝>荚长。单株荚数对绿豆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百粒重,荚长对产量的影响最小。在高产绿豆新品种的选育中,应首先注重单株荚数和百粒重,然后再考虑其他性状。 关键词 :绿豆;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S522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 基金项目:国家食用豆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9-G1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杂豆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BAD07B05);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芽菜用绿豆新品种选育”(20130311007-3)。 第一作者简介:朱慧珺,女,1983 年出生,山西太原人,助理研究员,本科,研究方向:食用豆育种与栽培。通信地址:030031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山西省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Tel:0351-7115371,E-mail:[emailprotected]。 通讯作者:张耀文,男,1964 年出生,山西襄汾人,研究员,学士,研究方向:食用豆育种及栽培。通信地址:030031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山西省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Tel:0351-7639372,E-mail:[emailprotected]。 收稿日期:2015-01-19,修回日期:2015-02-25。 0 引言 绿豆(Vigna radiata L.),属豆科菜豆族豇豆属植物中一个栽培种,又名录豆、文豆、植豆[1]。其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淀粉、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中国食用豆类作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中国作为绿豆的起源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且资源类型繁多,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山西更以其独特的地理及气候条件成为小杂粮王国,绿豆年产量达7 万t 左右,位居中国绿豆产量的前列[3]。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豆育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绿豆品种成了育种家的首要任务[4]。目前,在育种工作中,通过杂交试验和栽培试验盲目的选育品种,无形中增大了工作量,如果能够根据品种间不同优势性状的互补来进行组合选育,将会大大减少工作量,同时也为科学育种提供了依据。灰色系统理论是邓聚龙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该方法能够在多个性状的综合性定量分析基础上,克服单项比较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的弊端,有较强的可比性、可靠性,在品种鉴定中能找出主要因素,从而全面、公正、客观的揭示事物的本质,克服了以往育种试验中仅由产量方差分析结果选择品种的不足[5-7]。该方法已在玉米[8-10]、棉花[11]、大豆[12-14]、芸豆[15]、菜豆[16]等作物的综合评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结合10 个绿豆品种的品比试验调查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产量与各主要农艺性状间的主次关系,从而为明确育种目标、筛选适合品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的名称及来源见表1。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4 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作物研究所毛皂试验基地进行,地处东经113°10acute;,北纬39°92acute;,海拔1042 m,无霜期150 天,均温7.3℃,平均日照7.67 h/d。试验地土壤为沙壤土,pH 7.7,肥力状况为:有机质含量1.11%,全氮含量0.76% ,有效磷含量5.6 mg/kg,速效钾含量147 mg/kg。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8 行区,行距50 cm,株距11~12 cm,小区留苗350 株。全生育期仔细观察,记载各生育期时间,成熟时每小区随机定点连续取10 株,风干后考种,考察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单株荚数、荚粒数、荚长、百粒重、产量8项主要指标。 1.3 分析方法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的要求,将10 个绿豆品种的10个性状作为一个灰色系统,每一个供试材料视为该系统的一个变量,设定产量为母序列{X0},其余

文档评论(0)

ipad0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