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1).pptVIP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蟑螂防治 (4)堵塞  对隐蔽在洞缝内的蟑螂,可用熟石灰和粘性较强的泥土堵塞,使蟑螂不能爬出,最终饿死其中,并有抑制卵鞘孵化的作用。堵塞应在白天进行,因白天蟑螂隐匿于内。 (5)蟑螂捕捉器  该捕捉器为一四方形塑料扁盒,四边都有一个长方形入口。在入口处装有一片薄铝膜构成的单向活门,盒子中央放置诱饵。蟑螂自活门爬进捕捉器中,只进不能出就被捕获了。 蟑螂防治 (6)超声波驱赶   该产品可以产生频率不断间歇变化的超低频电磁波,沿电源线扩散传播,刺激蟑螂的听觉系统和神经系统,使其不适而逃离现场。由于所产生的超低频电磁波的频率不断地间歇变化,故不会使得蟑螂等害虫产生适应性和免疫力,其有效面积可达100m2左右。 (7)电子灭蟑器  以蟑螂“生物信息素”为诱饵,引诱蟑螂进入电子灭蟑器,通过电击和烘烤使蟑螂致死。 不同场所蟑螂防治 2.医院蟑螂的防治 为防止各类致病微生物的携带传播,使病人有更为优良、清洁的环境,医院开展蟑螂防治更具有特殊意义。 侵害场所  医院的各科病房、配餐间、医生和护士值班室、洗碗间以及厕所等都可有蟑螂栖息,其中妇产科、小儿科、干部病房因食品丰富侵害尤为严重。此外病员食堂、职工食堂、洗衣房、中药库、供应室、院内小卖部、值班室也为重要栖息场所。 谢谢! * 传播疾病 1. 1. 1 常见蚊媒病的种类 ①国内:疟疾、丝虫 病、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②国外:除上 述外,尚有黄热病、西尼罗热、东方马脑炎、西方马脑 炎、委内瑞拉马脑炎、圣路易脑炎、基孔肯雅热等。 1.1. 2 世界蚊媒病危害情况 全球有一半以上的 人,生活在被蚊虫所传疾病的威胁之中,如:按蚊传 播的疟疾,在90多个国家中流行,有近23亿人口生 活在受染的危险环境之中,受染人群每年达3亿~5 亿,每年因疟疾死亡的人数在150万~270万人,仅 非洲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达18亿美元;由伊蚊传播的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在100多个国家中流行,受威 胁人数达25亿之多,每年患病数在1 000万~2 500 万人,死亡人数达25 000人;淋巴丝虫病在83个国 家中流行,共有淋巴丝虫感染者1·2亿,有11亿人 口受威胁,每年有近1亿人受感染;黄热病在1970 ~1995年期间,曾有41个国家报告流行,每年报告 病例数平均在1 200例,死亡340例,死亡率在30% 左右,在这期间报告总死亡人数达8 500多例,死亡 最多的一年(1988年)达1 714例;乙脑在1971~ 1994年,在亚洲的发病总数达1 281 427例,平均每 年发病人数都在5 500例以上,死亡率在5% ~10% 之间,在这期间共死亡53 244例,平均每年死亡 2 315例。 1. 1. 3 我国4种蚊媒病危害情况 ①疟疾媒介主 要有4种: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 (表1)。 表1 我国常见蚊媒病的主要媒介蚊种 蚊媒病种主要媒介蚊种 寄生虫类疟疾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等 丝虫病中华按蚊、嗜人按蚊、淡色库蚊、致倦库蚊等 病毒类乙型脑炎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等 登革热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我国疟疾流行历史久远,云贵、两广和闽台一 带,自古称为瘴疠之地。解放前疟疾在我国流行十 分严重, 1932年长江下游地区发生水灾,暴发疟疾 流行,发病率达60%,死亡30万人。在建筑滇越铁 路时,恶性疟严重流行,有些地段民工死亡达50%, 前后约死亡20万人,有“一根枕木一条命”的传说。 解放后,由于大力开展疟防工作,疫情得到一定程度 的控制。但疟疾是一种传播快、易反复的传染病,在 20世纪60年代初和70年代初曾发生大范围的暴 发流行, 1960年和1970年全国疟疾发病人数分别 ·289· * 解放前疟疾在我国流行十分严重1932年长江下游地区发生水灾,暴发疟疾流行,发病率达60%,死亡30万人。 在建筑滇越铁路时,恶性疟严重流行,有些地段民工死亡达50%,前后约死亡20万人,有“一根枕木一条命”的传说。 解放后,由于大力开展疟防工作,疫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疟疾是一种传播快、易反复的传染病,在20世纪60年代初和70年代初曾发生大范围的暴发流行。 丝虫病历史上曾在我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64个县流行。 经过科学的防制,目前我国丝虫病已进入全面消除阶段,全国16个流行省(区、市)中,除海南、安徽外,已有14个通过省级消除丝虫病审评。 据记载我国登革热的首次流行是1871年于厦门,以后相当一段时间未见报道。 20世纪30-40年代,曾发生几次大流行。 1978年广东佛山地区突然发生登革热流行,全省当年报告22122例。 1980年海南岛暴发登革热,全省报告453151例,随后广东和海南不断流行

文档评论(0)

ki66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