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环境卫生学 第六章 土壤卫生.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环境卫生学 第六章 土壤卫生

某些有机氯农药与人体内源性激素作用相似,可与激素受体结合对生殖系统产生影响。 (三)对内分泌系统和生殖效应的影响 某些砷化物、有机氯农药如滴滴涕等具有致突变、致癌作用,农药污染可影响胚胎发育,甚至改变妊娠结局 (四)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 主界面 上一页 下一页 | 退 出 | * 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且经过各种形式的转化后,仍有残留,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功能发生变化,致有害物质及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或土壤-水-人对人体健康构成威协或危害。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渗透至全国上下的每一寸土地。由工业“三废”带来的污染、特别是重金属的污染已日益突出。 * 1.在该标准的范围内,土壤不致使农作物、水和空气超过各自的卫生标准而影响人体健康。 2.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的量不能影响土壤自净作用的正常进行。 * 大量固体废弃物的堆放或填埋,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制订固体废物控制标准对保护土壤卫生的意义非常重大。 * 如大气卫生和水体卫生一样,土壤的卫生监督工作包括预防性卫生监督和经常性卫生监督。 第六章 土壤卫生 第一节 土壤环境特征 一、土壤的组成 (一)土壤的固相 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 (二)土壤液相 指水分及水溶物。 主要来源于地面的雨雪水和灌溉水。 (三)土壤气相 1.指土壤孔隙中存在的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2.土壤空气成分的变化受土壤污染程度、土壤生物化学作用和大气交换影响。 土壤质地是按土壤粒级及其组合比例而定的土壤名称,反映了土壤固相颗粒系列分布情况。 根据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二、土壤的物理学特征: 各种矿物质颗粒按大小和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组,划成若干等级,称为土壤的粒级。 (一)土壤质地 ⑴ 土壤容水量 容水量大不利于建筑防潮和有机物的无机化。 ⑵ 土壤渗水性 土壤颗粒越大,渗水越快,不利于地下水的防护。 ⑶ 土壤的毛细管作用 孔隙越小其毛细管作用越大。容易造成建筑物地面及墙壁的潮湿。 (二)土壤的孔隙度 在自然状态下,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所占的百分率,称为土壤孔隙度。 土壤化学元素与成土母岩成分有关。 沉积岩—-含有各种微量元素 火成岩----缺乏某些必需的微量元素。 各地区土壤中各种化学元素的背景值及其环境容量与居民健康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1.土壤环境背景值 (background value) 是指该地区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各种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2.土壤背景值的实践意义。 三、土壤的化学特征 土壤环境容量:是指一定土壤环境单元在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即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保证农产品的生物学产量与质量,在不使环境系统污染的前提下,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土壤细菌 土壤藻类 土壤原生动物 四、土壤的生物学特征 土壤污染:指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超过一定限量,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 第二节 土壤的污染、自净及污染物的转归 一、土壤的污染 1、隐蔽性 2、累积性 3、不可逆转性 4、长期性 (一)土壤污染的基本特点 农药: 化肥: 农用化学品: 农用地膜 农药 农用地膜 (二)土壤污染的来源 1.农业污染 废气 废水 废渣 2.工业污染: 工业“三废” 3.生活污染 4.交通污染 火山爆发 地震引发核泄漏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5.灾害污染 6.电子垃圾污染 污染物污染土壤的方式 受大气污染源性质的影响 进水口附近土壤中的浓度高于出水口处 污染范围较局限固定,可通过风吹雨淋污染土壤和水体,对一些污染物不易自净。 1.气型污染 2.水型污染 3.固体废弃物型污染 二、土壤的净化作用 土壤自净作用:受污染的土壤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作用,使病原体死灭,各种有害物质转化到无害的程度,土壤可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 机械阻留、稀释、吸附、挥发、迁移 氧化还原反应、络合-螯合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水解、光化学作用降解 2.化学净化 1.物理净化 (1)病原体的死灭 日照、不适宜的生存条件 微生物拮抗作用、杀菌素等 (2)有机物的净化 有机物污染物 微生物 无机化或腐殖质化 含氮有机物的净化: 氨化作用:含氮有机物→简单含氮化合物→氨 硝化作用:氨→亚硝酸→硝酸(有氧条件) 反硝化作用:硝酸→亚硝酸→氨(厌氧条件) 病原体死亡 3.生物净化 迁移 扩散 降解 转化 残留 三、污染物的转归 降 解 光化学降解 化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