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升初文言文精讲(二)【句子翻译】 张磊 出品 文言文分析 选文看,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材料所涉及的人与事或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或符合于传统的道德规范,也不失现实教育意义。主要有: 人物传记(儿童+求学+为官+生活)五精寒假 成语故事(历史+寓言+神话)四升五衔接 真题引路 《子罕辞玉》 人教初一课文,选自 左丘明《左传》,人物传记之为官篇(清正廉洁) 本篇出现于郑州真题 《吾腰千钱》 选自《哀溺文 》,作柳宗元(唐)寓言故事之篇(视财如命) 本篇出现于郑州、成都、北京、上海等地真题 子罕辞玉 P163 宋人或得玉,献诸 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白话文 宋国有人得到了一块玉,把它献给宋国国相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把它给玉石加工的匠人看了,玉匠认为它是珍宝,所以才敢献给你。” 子罕说:“我把不贪财作为珍宝,你把玉作为珍宝;如果(你)给我,(我们)都会丧失了珍宝,还不如各人持有自己的珍宝。” 经典考题(启示/现实意义) 宋国那个献玉的人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是玉,所以把美玉献给子罕,而子罕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是廉洁。这叫“人各有其宝”,或叫人各有其志。这是不同的人生观的反映。我们要赞扬子罕洁身自好、不贪钱财的品质。做官的要是都有子罕这样“不贪”的品德,那社会就光明得多了。 道理:人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那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吾腰千钱 P29 永之氓咸 善游。一日,水暴 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1]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2]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白话文 永州的百姓傍水为生,都擅长游泳。一天,河水(突然)暴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水。船刚刚驶至江心,就因漏水下沉了,船上的人都游泳逃生。其中一人拼命划水,竭尽全力但仍然不如以往游的快。他的同伴奇怪地问:“平时你的水性最好,今天为什么落在后边?”他喘着粗气说:“我腰里缠着千枚铜钱,分量很重,所以落在后边。”同伴忙劝他说:“那为什么还不赶快扔掉它呢?”他不回答,只摇了摇头。过了一会儿,他越发筋疲力尽。已经上岸的人向他呼喊:“你真是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人马上都要淹死了,还要钱干什么?”(他)又摇了摇头,于是很快就被淹死了。 经典考题(启示/现实意义)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见钱眼开、掉进钱眼里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丢掉钱财的人。“钱乃身外之物”,我们不应过分重视钱财!告诉我们要正确的处理“眼前利益”和“长久利益”的关系,分清利害。 分组 P K!合作共赢! 陶侃惜谷 P118《资治通鉴》 以虫治虫P94《梦溪笔谈》 孟母戒子P86《韩诗外传》 蜀鄙二僧P37《为学》 陶侃惜谷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 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以虫治虫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 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 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愃[遗忘]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愃矣。 蜀鄙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yù)于富者曰:“吾欲 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bō)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 内涵(启示+道理+现象+评析人物行为) 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般考代词:之、其;或重点虚词:乃、以、而) 虚词(选择) 人物形象 省略句+判断句 倒装句+被动句 实词(填空) 内容理解 (2-3分) 句子翻译 (2-4分) 词语解释 (2-4分) 文言文知识结构(考点与分值)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省略介词“于”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省略介词宾语 “自谓无以加(之)。“ 省略宾语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省略谓语 (王冕)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应长明灯对读之。 省略主语 照语法的分析,句子应该具备的成分,有时出于修辞上的需要,在句中并不出现。 省略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为/所”表示 “李氏子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