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卷31)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1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 种。 2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 F1代雌蝇的基因型为 。 3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 。 (2010?天津理综16)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 ) A.1∕4 B.1∕3 C.1∕2 D.3∕4 解析:据题,TS在男性为显性,男性为短食指的基因型可能为TSTS或TSTL,TL在女性为显性,女性为短食指的基因型为TSTS。由于该夫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可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为:丈夫TSTL,妻子TSTS,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只能是女儿为长食指,生女儿概率为1/2,女儿的基因型为TSTL的概率为1/2,整体考虑,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1/4。 误区:本题中,TS在男性为显性,男性为长食指的基因型为TLTL,TL在女性为显性,女性为长食指的基因型为TLTL或TSTL,男性和女性长食指的基因型不同,这是一个陷阱,是考生应该注意的一个雷区。 1、概念:在同源染色体相对应的基因座位上存在两种以上不同形式的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2、原因:复等位基因是由基因突变形成的。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突变,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基因突变的可逆性是复等位基因存在的基础。 3、复等位基因尽管有多个,但遗传时仍符合分离定律,彼此之间有显隐性关系,表现特定的性状,最常见的如人类ABO血型的遗传,涉及到三个基因——IA、IB、i,组成六种基因型:IAIA、IAi、IBIB、IBi、IAIB、ii。 集训真题·体验高考 解 析 D 集训真题·体验高考 解 析 A 集训真题·体验高考 D 集训真题·体验高考 解析 答案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析 C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析 C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析 B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答案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析 B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析 B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析 A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答案 解析 在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内容中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控制,而不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故A错误;孟德尔演绎推理的是F1和隐性个体杂交后代的情况,并据此设计和完成了测交实验,故B错误,C正确;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是从个体水平证明基因的分离定律,故D错误。 答案 C 一、表现型与基因型的相互推导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 亲 本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1∶1 全为显性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Aa×aa Aa∶aa=1∶1 显性∶隐性=1∶1 aa×aa aa 全为隐性 二、分离定律的应用 1.正确解释某些遗传现象 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即“有中生无”,肯定是显性遗传病;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即“无中生有”,肯定是隐性遗传病。 2.指导杂交育种 (1)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收获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