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灰度发布
郭红俊
2013-11-20
目录
灰度发布概述:
什么是灰度发布
灰度发布的例子
灰度发布的好处,适用场景
阿里巴巴-钱掌柜发布流程
灰度发布步骤
常见问题
以偏概全
知识的诅咒
发布没有回头路可走
用户参与度不够
什么是灰度发布
灰度发布是指在黑与白之间,能够平滑过渡的一种发布方式。
AB test就是一种灰度发布方式,让一部分用户继续用A,一部分用户开始用B,如果用户对B没有什么反对意见,那么逐步扩大范围,把所有用户都迁移到B上面来。
灰度发布可以保证整体系统的稳定,在初始灰度的时候就可以发现、调整问题,以保证其影响度。
灰度发布的例子
Microsoft在推出Windows或Framework之前一般先出预览版;
Napster放出2W音乐下载beta测试账号引来300W用户注册疯抢。
GMail正式发布前的测试账号在eBay上叫拍200美元;
Gmail Labs这是一个新特性橱窗,用户可以自己选择一些未正式发布的新特性进行体验,不喜欢可以关闭,在这个过程中,吃了螃蟹,也当了Google的小白鼠。
Qzone用户数据的升级并不是大面积的一次性升级,而是通过一个用户升级标志服务器,如果用户数据没有升级,后台会把此用户的数据逐步迁移到新版本上,然后将升级标志位置1,升级过程中,用户仍然可以访问旧的数据,升级完成后的访问都将转发给新的版本。
灰度发布的好处
缩小可能风险的波及范围,
比如新推产品或功能,容易出现用户体验不爽或者性能低下等不足;
尽早吸收用户的反馈,
产品不必100%完美才推出,可以先让部分用户试用,分析用户行为或汲取用户反馈后,再采取快速步骤改进产品;
提高产品的最终质量,
分流发布等于除了QA测试外再扩大测试人群的范围,我们让更多的忠实用户直接参与测试,让更多双眼睛来发现隐藏的缺陷;
程序升级更加有序和自动化,
以往如果升级涉及复杂的数据变动,很有可能需要停机处理,但如果是以分流发布的方式,逐批更新升级,或由用户触发,就可以实现不停机处理;
哪些场景适合灰度发布
新产品或大项目初次发布时;
业务策略不明确拿不准时;
面向特定用户群体时;
大范围升级时;
……
问题:哪些场景不适合灰度发布?
灰度部署典型框架
阿里巴巴-钱掌柜分流发布
对于一般的小系统并不需要单独的灰度发布引擎,可以参考A/B测试中做法,在页面javascript或服务器端实现分流的规则即可。
但对于大型的互联网应用而言,单独的用于管理用户分流的发布引擎就很有必要了。
灰度发布步骤
1、定义目标
产品一般都会有明确的产品目标,灰度发布的过程通常把产品关键数据走势是否有利于既定目标的达成作为进一步进行放量的重要参考,
如果灰度产品在目标数值超过未灰度用户,且产品在性能指标方面趋于稳定,例如崩溃率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用户访问速度也在预计范围,则考虑继续放量。
2. 制订发布策略
包括用户规模、发布频率、功能覆盖度、风险评估与回滚策略、运营策略、新旧系统部署策略等。
简单说,就是我们要分几个批次进行用户覆盖,多长时间覆盖完成,每次间隔多长时间。评估每次发布有可能面临的风险,例如服务器带宽的支持能力、产品形态差异而导致的用户不适应、用户路径是否通畅,内容运营是否能及时更新等。
如果产品发生重大问题,是否能迅速回滚到上一个版本。
运营策略,包含了新品上线的内容运营策略,能有效的组织内容,有效的让用户感知;官方消息渠道建立,例如官网、官方论坛、官方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媒体公关策略,例如广告、软文、事件炒作、媒体联系等。
3. 选定用户
包括用户特征、用户数量、用户常用功能、用户范围等。
一般的灰度用户选择都是从本公司内测开始,其次是高级别高忠诚度的用户,然后是高活跃用户,最后再到普通用户。
有些产品会把新版本的优先使用包装为会员特权使用。例如QQ用户产品的发布,有些从QQ会员开始优先体验,而且是QQ会员LV5以上。相信不少人会记得当年QQ农场火爆的时候,一些新玩法的推出,从黄钻LV7开始逐步放量。
互联网行业内的从业人员经常也会被作为首批灰度发布的用户,以产品经理、开发工程师、设计师、互联网爱好者为主。由于职业的关系,这几类人群高度关注互联网的动向,且年龄较轻,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4. 系统部署
部署新系统、部署用户行为分析系统(web analytics)、设定分流规则、运营数据分析、分流规则微调等。
这里的运营数据部署,建议进行实时数据统计与报表展示,便于及时观测产品数据变化,快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反馈收集与发布分析
用户行为分析报告、用户问卷调查、社会化媒体意见收集、形成产品功能改进列表。
用户的反馈,一般从用户论坛获取,从产品自带的反馈提交获取,从产品官方微博获取,无论是哪个渠道,都要考量这些反馈建议的代表性。
用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