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课件 第1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精品·公开课件).ppt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课件 第1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精品·公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 什么是因特网 1.3 网络核心 1.3 网络核心 ISP和因特网主干 松散的层次结构 通过分层的ISP等级结构 在中心: “第一层” ISPs (如UUNet, BBN/Genuity, Sprint, ATT), 实现国际间的覆盖 相互间是对等的 1.4 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丢包和吞吐量 吞吐量(throughput): 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传输速率。 瞬时吞吐量:在某个时间点的速率 平均吞吐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 1.4 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丢包和吞吐量 Rs Rc :吞吐量为 Rs 1.4 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丢包和吞吐量 每个连接的端到端吞吐量: min(Rc,Rs,R/10) 封装 1.6 攻击威胁下的网络 网络安全 对因特网基础设施的攻击: 感染/攻击主机:恶意软件, 间谍软件, 蠕虫, 非授权访问 (窃取数据或用户账号) 拒绝服务攻击:导致服务器拒绝客户的服务请求访问 (服务器, 链路带宽) 因特网在初始设计时并未考虑太多安全问题 初始思想: “一群相互信任的用户连接到一个透明的网络上” ? 因特网协议设计者需要弥补安全漏洞 在所有的层里面都要考虑安全问题 1.6 攻击威胁下的网络 间谍软件: 当下载带有间谍软件的网页时感染 记录击键、网页访问等信息,上传到相应站点 病毒 在收到对象(如电子邮件附件)后感染,需主动执行 自我复制 1.6 攻击威胁下的网络 攻击者通过伪造大量通信使得合法通信不可用。 1.6 攻击威胁下的网络 分组嗅探: 针对广播型媒体 (共享以太网, 无线网络) 通过网络接口读取/记录所有通过的分组 (试图获取口令等敏感信息) 1.6 攻击威胁下的网络 IP 哄骗: 用虚假的源地址发送分组 1.6 攻击威胁下的网络 记录并回放:嗅探敏感信息(如密码)并在以后使用 1.7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的历史 必威体育精装版发展: 超过5亿台主机 IP上的音视频 P2P应用:BitTorrent (文件共享)、 Skype (VoIP), PPLive (video) 更多应用: YouTube, 网络游戏 无线、移动性 * * 1.7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的历史 专用网络和网际互联:1972-1980 1970: ALOHAnet 卫星网络, Hawaii 1973: Metcalfe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了Ethernet 1974: Cerf and Kahn 提出网络互连的体系结构 70年代末期: 厂商标准: DECnet, SNA, XNA 70年代末期:交换固定长度的分组 (ATM 的先驱) 1979: ARPAnet有了 200 结点 * * 1.7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的历史 专用网络和网际互联:1972-1980(续) Cerf和Kahn的网络互连的原则: 抽象、自治——对互连网络没有本质的更改需求 最大努力服务模型 分布式控制 定义了今天因特网的体系结构 * * 1.7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的历史 网络的激增:1980-1990 1982: 定义了smtp e-mail 协议 1983: 开始使用 TCP/IP 1983: 定义了DNS 用于域名转换 1985: 定义了FTP 协议 1988: TCP 拥塞控制 新的国家级网络: Csnet, BITnet, NSFnet, Minitel 100,000 台主机加入到网络联盟中 * * 1.7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的历史 因特网爆炸:20世纪90年代 90年代早期: ARPA网退役 1991: NSF(国家科学基金会)放宽了NSFnet上商业应用的限制 (1995年退役) 90年代早期: Web 超文本 [Bush 1945, Nelson 1960’s] HTML, HTTP: Berners-Lee 1994: Mosaic,其后是NetScape 90年代后期: 商业化 1990年后期到2000以后: 更多关键应用:即时通信,P2P 文件共享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重要 估计拥有5000万台主机,超过一亿的用户群 主干链路速率达到Gbps * * 总结 本章覆盖了大量的内容 因特网概述 什么是协议 网络边缘,核心 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 性能:时延、丢包、吞吐量 分层和服务模型 历史 现在你应该: 对网络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感觉 接下来的课程将在内容上更加深入,并会涉及到更多的细节 * 讲课备注: 本张片子引入本章的目标: 1)从我们最熟悉的网络应用开始,慢慢的熟悉网络的大致结构和组成及其功用 2)从网络的组成,引出协议的概念,为引出后续章节的内容埋下伏笔 3)申明本书重点以大家所使用的因特网作为例子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在介绍目标之后,紧接着阐述为了达到目标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