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新生儿护理
修身妈妈母婴护理师培训
主讲:周晓虹
1.1 搂抱式
常用于喂奶
1.2 托抱式
常用于逗玩、说话
1.3 竖抱式
常用于拍嗝
1.4 背抱式
常用于玩耍、跳舞
新生儿常见问题护理
头部的护理
前囟门斜径为2~2.5厘米,(前囟门约在12~18个月时闭合),
后囟门,(后囟门于2~4个月时闭合)。
新生儿眼睛护理
一、每日观察有无异常
二、睡醒时有眼屎,可用纱布蘸纯净水擦拭。
三、如果眼部有感染请就医,严格遵医嘱使用药水
。
新生儿泪腺堵塞
新生儿泪腺堵塞的症状
1、宝宝总是不明原因流泪或眼泪汪汪。
2、眼睛总是有大量分泌物
新生儿泪腺堵塞
如下图所示,按摩“上泪小管”到下鼻道这一部分
滴眼药的方法
准备用品:消毒棉棒一包,小毛巾一块,盛污物小盘一个。
操作 :1、冲洗双手,将小毛巾放于患眼外侧。
2、用左手拇指、食指轻轻分开婴儿的上下眼睑。
3:右手持药瓶至离眼2厘米处时滴药l~2滴后放开手。
4:用消毒棉棒轻擦眼周药液。
如双眼发炎,则先滴患病较轻的眼睛。
新生儿鼻子护理
一、每日观察新生儿鼻腔并记录
二、如果有鼻涕用吸鼻器吸出来如果有较干的鼻屎用奶水或生理盐水软化弄出来。
三、禁止用硬物抠出来
新生儿口腔护理
每次吃完奶后,给予少量的水冲洗口腔。
上皮珠(马牙)与彭氏珠
新生儿或出生后1-2个月的婴儿。
上皮珠(马牙)
“马牙”经进食、吸吮的摩擦,可自行脱落。不需做任何处理,切不可用针挑或用毛巾擦,否则容易损伤粘膜,造成感染。如果长期不脱落,应请医生诊治。
马牙
13、马牙和“螳螂嘴”
脂肪垫
“螳螂嘴”
鹅口疮预防与护理--病因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
4.长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鹅口疮。
鹅口疮预防与护理-症状
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
鹅口疮
口腔护理:
1、注意观察口腔
2、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和乳头。
3、人工喂养做好奶具的消毒。
4、婴儿衣物、用品单放。
5、按照医生所开的药涂擦。直至斑点消失后1-2天
一般会采用5%的苏打水清洁口腔,再使用制霉菌素涂。
面试问答题
宝宝为什么会得鹅口疮?
宝宝得了鹅口疮怎么护理?
体温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大,容易散热。
月嫂要每日2次给宝宝监测体温
监测体温:腋下体温36-37.2℃,
低热为37.5-38.5度,中度热38.6-39.5度,高热39.6-40.5度,超热40.5度。
为新生儿进行腋下测量体温
报告老师:我叫xxx,现在实操为新生儿进行腋下体温测量
环境:关闭门窗、开空调28°C
护理员:洗手、衣帽整洁
物品准备:已消毒的体温计、消毒纱布、弯盘、笔、记录本
评估:30分钟内无剧烈哭闹、沐浴、喂奶及皮肤情况
告知:测体温的目的
操作步骤:1、用拇指和食指握捏体温表末端。(无水银的一端)
将水银柱甩到35刻度以下。
2、检查腋下皮肤,将体温表放入新生儿的腋窝中间,使手臂过胸夹紧体温计
3、保持新生儿安静无哭闹、10分钟后取出读数,并记录数值
4、用清水清洁体温表后,用75%的酒精消毒备用
5、物品归为、关空调、开门窗、报告老师操作完毕
注意:1、检查新生儿的腋下是否有出汗
2、防止新生儿哭闹,体温表滑出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痱子的护理
皮肤的护理
痱子:汗腺发炎
护理方法:
1、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居室通风凉爽。
2、穿纯棉宽大衣服,不宜穿的过多
3、经常洗澡,在洗澡水里放宝宝金水或婴儿痱子水或十滴水。
4、入睡多给宝宝翻身
5、出汗多时及时擦
薄荷炉甘石
面试问题
什么是痱子?
怎么样护理痱子?
婴儿湿疹
是一种常见的、由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
病因复杂----主要因素过敏
病因
湿疹的类型
脂溢型(脂溢型多见于1—3月的小婴儿)
湿疹的类型
渗出型(渗出型多见于3—6月肥胖的婴儿。)
湿疹的类型
干燥型(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1岁小儿)
湿疹的护理
一、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二、穿着宽大纯棉的衣服
三、洗澡水不宜太热、不宜过度洗澡,洗澡减少沐浴露的使用,可在水中加入宝宝金水和六神花露水
四、纯乳期母乳的喂养调节乳母饮食
五、保持大便通畅
六、湿疹严重的情况下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生物制剂:是从薏米、莲藕中提炼而成,主要作用保湿
低效激素软膏:解决湿疹效果比较好,短期间断性使用,不会形成依赖
抗生素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