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历史专业)》精选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春秋史概况 一、时空框架 1、时间框架: “春秋”得名于当时鲁国的史书《春秋》。 其记事的上限是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下限是鲁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年。 《春秋》以鲁国国君的谥号来纪年,从隐公到哀公,鲁国一共经历了12个国君,分别是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 2、空间框架: 春秋时期,除东周王朝之外,见于文献的诸侯国,一共有140多个。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一带。 比较重要的诸侯国的方位大致而言,王朝的东部及东北有郑、宋、曹、卫、鲁、齐、邢、燕;以北主要是晋;以西有秦;以南及东南,有许、蔡、陈、楚。今江浙一带有吴、越,今四川东部地区有古蜀国。 7、弭兵之会 春秋时代,先后召开过两次“弭兵”会议。 第一次在公元前579年,由宋国执政华元发起,约合晋楚,于宋相会,订立了彼此不使用武力,共同讨伐违命诸侯的盟约。 第二次在公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奔走于晋、楚等国之间,取得了诸侯国的同意,在宋都(河南商邱)举行了有十四个国家参加的弭兵大会。 大国争霸的实质及其影响: 大国争霸是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变革的反映。 一 争霸战争打破了西周分封制的格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二 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孕育着封建地主制的产生; 三 争霸战争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促进了华夏族的形成。   三、诸侯国政治的发展 “私家”的兴起: 1、晋国六卿政治:智氏 韩氏 赵氏 魏氏 范氏 中行氏 2、鲁国三桓执政:季孙氏 孟孙氏 叔孙氏 3、齐国田氏代齐  “私家”对“公家”的实质:私家对公家斗争的实质是代表先进生产关系的新兴地主势力向旧贵族势力的夺权斗争,封建地主制逐步取代旧制度。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建构——老子思想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民族文化的灵魂。 “天道”与“人道”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所谓“天道”,泛指宇宙、天地、自然的起源和法则, “人道”则是关于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 《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文”是指关于季节、时令变化的学问,。 “人文”则是人类“文明”的另一种表述,主要指社会制度和人们自身的素养。 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道”和“人道”相互关系的探讨和论述,就是对于“天文”和“人文”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老子生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故老子又称老聃。 生于春秋末期,约与孔子同时或略早于孔子。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他是“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 老子的一生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做史官的时期;一个是引退后作隐士的时期。 老子所做的官,名为“周守藏室之史”(《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周朝的太史之官所执掌的事,不仅包括文字、图书、记录、档案、文献等资料,还包括掌管阴阳天时礼法,参与王者所举行的各种祭祀、仪式及有关的军事筹划、军礼仪仗等重大政治活动。 老子是一个博学多智的人,他不仅熟悉天文地理,而且也非常熟悉中国古代传统礼仪。 “居周之久,见周之衰,乃遂去。《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司马迁说:“老子,隐君子也。”“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终。” 这里所谓“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即是指一直流传至今的《老子》一书,因老子言道德之意,故又称《道德经》。 老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他给我们中华民族、给人类留下了一部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的不朽著作——《老子》。 一 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整个哲学系统的中心观念是“道”。 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 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里边隐含了一个常道不可道的意思。 道分为两种的,一种是不可道的常道,一种是可道的非常道。 道是什么呢?用今天科学的语言来表达,就是规律。 本体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提出天地万物的起源问题,并且以“道”为天地万物的本体,这是理论思维的一次巨大跃进。 无神论 在《老子》书中,有一句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老子的“道法自然” ,第一次把“道”凌驾于“天”和“神”之上,为实现哲学从宗教神学的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 辩证法思想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二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五十八章)) “飘风不终期,骤雨不终日,而况于人乎?”(二十三章) 哲学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 “无为”:不妄为、不强为或不胡作非为,更不能为所欲为,其中包含着不扰民、不多事、不好大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