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肿瘤的姑息治疗.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肿瘤的姑息治疗

英文中姑息( palliative) 一词, 最早作为形容词出现于16 世纪40 年代, 引自14 世纪法语中的palliative以及中世纪拉丁语中的palliatus ,有记载的名词含意出现于1724 年 。 汉语中“ 姑息”一词最早出自《礼记》 , 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姑息医学发展简史 姑息医学的建立是Hospice 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Hospice 做为一种慈善机构, 其雏形可追溯至公元4 世纪的罗马, 一位贵妇人为积德行善, 在自己家中为贫病患者提供照护。 中世纪的欧洲, 宗教组织设立多处Hospice, 其性质类似收容所、济贫院, 专为朝圣者提供中途休息和给养。朝圣者中不乏身患重病的人, 有的甚至死在朝圣途中。Hospice 为这些患者提供服务,精心照顾他们, 并为他们祈祷和安葬。 至19 世纪,Hospice 已演变成向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医学照护的专业机构。?? 现代姑息医学发展简史 1967 年, 英国西塞莉·桑德斯( Cicely ·Saunders) 博士经过锲而不舍的长期努力, 在伦敦建立了圣·克里斯多弗宁养院( St . Christo pher’ s Hospice)。 业内普遍认为, 这一全球首家现代化宁养院建立标志着现代姑息医学的开始,而护士出身的西塞莉·桑德斯博士则被公认为现代姑息医学运动的创始人。 1970年~1990 年各种Supportive care unite 如雨后春笋,英国700 余家,美国3 000 余家其他欧洲及第三世界也陆续建立起Hospice 。 1987 年, 姑息医学( Palliative Medicine) 正式被英国卫生管理部门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医学专业, 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基础教育、继续教育和姑息医学团队建设逐步善,渐成体系。 1993 年由英国、加拿大学者编写的OxFord 大学教科书“姑息医学”把癌痛控制及姑息治疗推向更高的位置。 姑息医学的临床实践统称为Palliative Care, 常被译为姑息治疗、姑息照护或姑息疗护。 前些年, 姑息治疗常被业内外视为临终关怀( end of life care) 。其实, 临终关怀是对疾病终末期患者的姑息治疗, 仅是姑息治疗的一部分。 肿瘤姑息治疗的几种方式 2010 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由美国麻省总医院、耶鲁肿瘤中心和斯米诺肿瘤医院共同完成的,关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III期随机临床研究结果备受瞩目。 该研究将151 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 分别接受单纯化疗或化疗联合早期姑息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 化疗联合早期姑息治疗不仅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还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单纯化疗组的总生存时间为8. 0 月, 而联合姑息治疗组则达到11. 6 月。 该研究显示, 姑息治疗花费很少, 而近4 个月的生存优势足以使其和目前公认的昂贵的生物靶向药物相媲美。 这一结果促使人们以更新的视角看待姑息医学, 以更理性客观的态度审视肿瘤的综合治疗, 将姑息治疗放到了重要位置。 随着人们对医学本质和疾病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由姑息治疗衍生的医学服务逐渐丰富发展, 成为一门正式的医学分支学科, 即姑息医学。姑息一词的内涵也随之发生变化, 其广度已远超出对症治疗的范畴, 深度也拓展至改善生活质量、甚至延长生存期的层面, 蕴含着积极主动的医学服务理念。因此, 许多学者曾建议为姑息医学更名, 试图采用更符合现代姑息医学理念的、带有积极意味的词汇取代原词, 使其更贴近姑息医学的本质。 我国港澳台地区已采用“安宁服务”、“舒缓治疗”等词汇代替姑息治疗的称谓, 大陆学者也在为此进行讨论。 今后, 在姑息治疗中, 应力争逐步做到与患者开放地讨论死亡的问题, 坦率地征求患者对临终或濒死阶段的治疗和抢救措施的意见, 使他们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受, 令患者感觉“我在临终前还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同时, 制定“生前预嘱”( living will) , 自己选择离世的地点, 安排好后事。使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感受到亲情、尊重和关怀, 平静面对自己病笃的现实, 欣慰和有尊严的辞世。 谢谢! 站长站素材 SC.chinaz.COM 3D Cubes – Flow / Process Add text here Add text in here too Add text in here Click To Edit Title Style Text Text Text Text

文档评论(0)

renwofei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