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茶之煮 1、 煮茶用火:炭 无异味或烟味的燃料 2、煮茶用水:山泉水 江河湖水 雪水雨水 井水 煮茶用的水要轻、甘、活,才能甘鲜爽口。 3、 烧水煮茶候三沸(鱼眼小泡,微有沸声,加点盐;茶鍑内涌起连珠水泡,舀出 一瓢水备用,用竹荚搅拌,放则茶量末进漩涡中心;茶汤波涛翻腾,将舀出水 倒进茶鍑止沸,以育茶的精华——汤花抹饽) 4、酌分五碗:第一碗(隽永)煮水一升 茶之饮 1、一曰采造(阴采,夜焙) 2、 二曰鉴别(嚼味) 3、 三曰器具(腥味瓦盆) 4、 四曰用火(油脂柴,烤过肉柴) 5、 五曰用水(急流、淤积的水) 6、六曰炙烤(外熟里生) 7、七曰碾末(细粉和淡青色茶叶尘灰混合) 8、八曰煎煮(不熟练,仓促搅动) 9、 九曰饮用(夏兴,冬废) 茶之事 1、三皇,炎帝神农氏(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2、陆纳,茶为素叶 2、周,鲁周公旦,齐相晏婴 参考书目: 唐 陆羽《茶经》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 裘纪平《茶经图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 谢谢 中国美术学院 学院:设计艺术学系 专业:艺术设计学 课程标题:经典文献 指导老师:连冕 书目:(唐)陆羽《茶经》 学号:3110205123 姓名:麦月晴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饮茶品茗一直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阅读了唐代陆羽所著《茶经》后,对有关茶方面的知识有了一点了解。 一、茶之源 二、茶之具 三、茶之造 茶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 叶如栀子 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 五曰荈。 二 、茶之具 按其作用来分有以下几方面, 采茶工具 蒸茶工具 成型工具 干燥工具 记数工具 封藏工具 采茶造茶的七道工序 :采、蒸、捣、拍、焙、穿、封 采茶工具 籯:盛鲜叶的竹制容器。 作用:通风透气,可以避免鲜叶叶温升高,发热变质; 又轻巧,可以手提背负或系在腰间,便于采摘。 蒸茶工具 灶:没有烟的灶,而且是临时性的,它燃料是松柴。 釜:即锅,要由唇口,便于在水干时加水。 甑:木制或瓦制的圆筒形蒸笼。 箅:竹制的篮子状的蒸隔。 丫:榖木枝三丫者制成的木棒。用于翻动、抖散蒸叶,不让叶液流出。 成型工具 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 杵臼:民间用以脱栗的木杵和石臼 规:又叫模、棬。用铁制成,或方、圆、花 承:用石制成,放置模具 襜:将普通的油绢、旧衣放在承上,是一种清洁工具 芘莉:又叫嬴子或篣筤 干燥工具 穿孔、烘焙 棨:锥刀,用木料做柄 朴:又叫鞭,用以穿茶饼 焙:在地上砌的一种墙,涂上泥 贯:削竹制成,用来穿茶烘焙 棚:在焙上做两层木架用来焙茶 封藏工具 成穿、封茶 育:一种成品茶复烘工具,也是封藏工具 穿:绳子有坚韧耐用的性能 三、茶之造 四、茶之器(器以载道) 生火用具:风炉 筥 炭挝 火筴 煮茶工具:鍑 交床 烤茶、碾茶、量茶工具:夹 纸囊 碾(拂末) 罗合 盛水、滤水、取水、分茶工具:水方 漉水囊 瓢 熟盂 饮茶用具:碗 清洁用具:札 涤方 滓方 巾 盛贮和陈列用具:畚 具列 都篮 由于陆羽总结设计这套茶具,使饮茶过程系统化、规范化和艺术化,从而体现茶 的精神,用茶器作为载体成就“精行俭德之人”的人生理想——道 唐法门寺金银丝结条笼子,供焙烤 饼茶用 长柄银勺 唐法门寺鎏金银龟茶合。龟甲为盖,取茶时,既可揭盖提取,也可从龟口中倒出 ,为贮放饼茶茶末用 (五代)白釉瓷风炉 (唐)银鍑 碾茶工具 L罗合 三足盐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