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著《潮汕方言》中民俗文化.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翁著《潮汕方言》中民俗文化

翁著《潮汕方言》中的民俗文化-社会科学论文 翁著《潮汕方言》中的民俗文化 杜奋 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 广东潮州 521041 [摘要]本文以翁辉东先生著《潮汕方言》的词语变化为考察对象,试解释词语变化中潮汕地区的民俗文化,发现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对词语变化带来积极的影响。本文以民俗文化为主,简要例举和分析了较有特色的类型变化。 [ 关键词 ]《潮汕方言》;词语变化;民俗文化 引入 刊行于1943年的《潮汕方言》,是最早研究潮汕方言词的著作。作者翁辉东先生有感于“语言变迁,罔可穷诘。虽假壤遐陬,田夫野老,宥于乡音而语不失方,转与雅、记”。翁氏经廿载系统探索研究撰著此书,这是研究潮汕方言词汇的第一部著作,《潮汕方言》出版后,上海商务书局设专柜发行这部潮州文化书籍,在语言文学界产生重要影响。《潮汕方言》共十六卷,共收集方言词约1124条。通过对《潮汕方言》中的词语变化调查,初步统计数据显示现存至少有词条数约649,占《潮汕方言》词条总数57.7%,当中出现了许多民俗文化的变迁。 潮汕地区一直以来有着许多民间习俗,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加快,有些民俗文化活动渐渐被简化,有的已经消失。通过对词语变化的调查,得出当今潮汕地区的民俗文化现状。 一、保有活力的潮汕民俗 以下选择的几个词语反映了潮汕地区一年四季的民俗活动。潮汕地区一直以来有着许多民间习俗,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加快,有的民俗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如: 1.赛会(卷三p.98)俗以牲礼,彩以绒帛,聚集比赛,谓之赛会,亦谓摆“神前”。每乡年必一次,或若干年轮值一次。 游神赛会这一潮汕民俗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改变本已逐渐式微,但是许许多多的海外潮人思念家乡,每逢节日必会举行游神赛会,这一思乡情怀也得到了国内潮人的热烈响应,使游神赛会愈演愈烈,迸发出新的活力。 2.筅炱(卷八p.191)腊月择日,洒扫屋宇,曰筅豚。豚当作炱。 潮汕地区以前是以农耕为主,因地处亚热带一年两种或三种,全年无休,但是潮人对过年的观念根深蒂固,希望一年的农忙歇下来后有个舒服的新年休假,因此在过年前一个月都会进行大扫除。 3.七样羹(卷九p.206)俗每逢人日,人家就当时所出之蔬类,凑备七种合煮之,全家会食,名曰“食七样羹”。案五代·梁·宗??《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以七种菜为羹。”此风遗传,至今不替。 潮汕地区仍保留着这一习俗,因现代社会提倡健康膳食,七样羹由七样蔬菜烹煮而成,因此更加受到民众喜欢。 4.挂纸(卷三p.99)祭墓,俗呼过纸,应作挂纸。案寒食禁烟,垂为令典,潮人历遵之,纸钱不焚而挂,具见古风之遗。……潮俗祭墓,多在清明举行。爱盛挂纸之风,沿习久之,虽冬天亦然。 潮汕地区清明时节扫墓叫做“挂纸”,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潮汕地区可以是清明节“挂春纸”,也可以是冬至时节“挂冬纸”。潮汕作为侨乡,每逢清明节或冬至还会有海外的侨胞回乡扫墓。既保持了传统,又联系了海内外的乡情。 5.扒龙船(卷十一p.237)乡人制长数丈之条状船,而为全龙之彩饰。于端阳前后,落水竟赛。呼曰“扒龙船”。 潮汕地区每年的端午节“赛龙舟”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更是为了祈求潮汕平原风调雨顺、物产丰收。“赛龙舟”还逐渐成为一项民间体育赛事。 二、潮汕民俗中对人一生的重视 (一)出生 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发展,使得潮汕人民对于以前人生礼仪逐渐有了科学正确的认识,但是不得不提的就是,下列两个有关对刚出生婴儿所进行的仪式词语虽然逐渐消失,但潮汕人民在过去对于生命和子孙后代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6.开噡(卷六p.142),故事。婴孩产后十日举行开荤。开荤先期必须开噡。法取历书上八卦图一页。生葱二枞。吉贝二条。龙眼干十二枚。乌糖咸菜各少许。盛于柳盘。延高寿妇人以中指裹菜叶搵糖纳小儿口拭之说吉祥语名曰开噡。 现在潮汕地区大多地区还保留着这一习俗 7.憩臘(卷十二p.244),婴儿始生,七日之内,戒勿震动,俗谓憩臘。憩读如腔下去声。过期而获安全。谓之过臘。案田艺衡《春雨逸响》云。“人之初生。以七日为臘。死以七日为忌。一臘而一魄成。一忌而一魄散。”又婴儿于臘内死亡者。谓之着鎻。 上述措施和礼俗,既有符合科学、卫生的因素,也有迷信落后的成分。如今产妇临产多到妇产医院,以新法接生,旧俗所含的迷信成分已逐渐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二)离世 8.生居(卷十三p.257)生前筑坟,名曰生居,但讹为“生基

文档评论(0)

rin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