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山铜矿床构造控矿剖析及探矿实例.docVIP

冬瓜山铜矿床构造控矿剖析及探矿实例.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瓜山铜矿床构造控矿剖析及探矿实例

冬瓜山铜矿床构造控矿剖析及探矿实例   摘要:本文对冬瓜山铜矿床的主要成矿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地质构造对矿体的控制作用,得出矿体的产出大部分严格受层间滑脱构造控制的结论。根据实际探矿效果,对60线以北详查地段利用坑内钻探矿提出建议。   关键词:冬瓜山铜矿 控矿因素 构造 坑内钻探矿      0 引言      冬瓜山铜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东北部下扬子台坳繁昌~贵池断褶束带中部,顺安~大通复向斜次一级褶皱青山背斜的北东段。矿区地块处于不同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由于多期次构造运动,使得区内长江两岸古生代与新生代的地层产生了一系列浅状褶皱和断裂带。西北侧为位于长江北岸,北东向展布的下扬子断裂带;北部为东西向展布的铜陵~南陵隐伏深断裂;南侧为木镇~南陵断陷盆地。区内出露地层有下、中三叠统,深部经工程揭露可见了上泥盆统~上二叠统。   冬瓜山矿床为一大型矿床,金属量93.7万t,平均品位1.01%,平均含硫为20.11%,平均含金0.33g/t目前,该矿床南段48线~58线已进入全面回采阶段,58~60线也控制到B级,控制网度为50×50米。   冬瓜山铜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分析如下:      1 沉积地层对铜矿化的控制作用      冬瓜山铜矿床主要赋矿层位C2+3对成矿控制作用主要有:存在原始沉积层、有易被交代成矿的岩性和有利的岩性组合等三个方面。   原始沉积层主要是中石炭纪沉积初期沉积的黄龙组下部白云岩段中所夹的1~3层胶状黄铁矿层。胶状黄铁矿具草莓状、团状结构,与白云岩相间组成层纹状构造。造岩矿物Q型聚类分析,胶状黄铁矿与同钻孔中的白云岩共群,也与远离岩体不含矿地层中的白云岩共群,其相关系数达到90%。表明胶状黄铁矿与白云岩为同时沉积。矿床内见有被交代残留的层纹状胶状黄铁矿,并出现硬石膏及少量菱铁矿,胶状黄铁矿是硫铁矿的矿坯层。对铜矿体而言,则起到重要的沉淀剂或催化剂作用,促使岩浆后期的含铜热液交代而形成重要的铜矿体。碳酸盐岩是有利的成矿围岩,本矿区内白云岩、硬石膏层等蒸发岩比碳酸盐岩更为有利。D3w-C2+3-Plq的岩性组合为砂页岩―白云岩(硬石膏)―灰岩―页岩,易于交代的碳酸盐岩夹在顶、底板透水性差的砂页岩之间,为有利于交代成矿的层位。      2 构造的控矿作用      构造条件控制着岩浆岩的侵位,对成矿和矿体的局部富集起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区内主要控矿构造为北东向的青山北斜及成矿前断裂。主要有:青山背斜,为一走向北东,“S”状,向北东向小角度倾伏,宽缓但中部下凹而两翼较陡的北斜:青山脚~东狮子山断裂,位于背斜南东翼,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大干75°,延伸至―1000米以下;白芒山~西狮子山断裂,位于背斜南东翼,走向近东-西,倾角近直立,延伸至1000米以下,断裂南北两侧地层错位,地表角砾状矽卡岩及侵入角砾岩呈东西向展布,断裂西端与青山脚一东狮子山断裂相复合,共同控制着青山脚岩体的侵位,青山脚岩体走向北东,倾向东,与矿体南段有关。矿体北段的包村岩体在深部与南段的曹山岩体联成一体,走向也是北东向,因此应是区内北东向深断裂控制了岩体的展布。矿体主要是受背斜轴部和北北东向扭转变形与层间滑脱面及东西向褶皱复合控制。由于C2+3地层在深部相对D3w较为塑性,两者之间又有粘土层,易产生层间滑动,背斜形成过程中伴生的顺层滑脱构造,经后期构造叠加进一步扩大成为贮矿空间。矿体底板与顶板标高的三次趋势面,均呈北北东向,矿体南北端隆起,为东西向褶皱叠加的反映。顶板趋势面轴向较底板轴向向北偏转较大,表明岩层间存在着差异滑动,层间滑脱受到北北东向扭转复合,形成有利于矿化的虚脱空间。滑脱面规模较大,可延伸至背斜两翼较远的地方。除矿体头部被岩体侵位外,其他地方,矿体几乎是严格受层间滑脱控制。矿体厚度与品位的趋势面等值线,总体走向为27°和10°左右,与北北东向断裂近一致,说明矿化与富集受控于断裂带。陡立的断裂带、D3w与Plq之间层间滑脱构造、有利的物理和化学空间是形成厚度稳定、延伸大的矿体重要控制因素。      3 岩浆岩对铜矿化的控制作用      本矿床虽然有原始沉积的胶状黄铁矿层,但矿化主要是受石英闪长岩体控制,南段矿床的生成与青山脚岩体密且相关。岩体分布在34~54线主要受北东向构造控制,岩体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大于75°,两侧小岩枝发育,呈“枝叉状顺层贯入围岩:岩体由石英闪长岩和斑状石英闪长岩组成,后者分布于岩体周边,为岩体边缘相。石英闪长岩为硅酸饱和碱质偏高的钙碱中性岩,斑状石英闪长岩为富碱富钾的中性岩。在包村和青山脚两个岩体的深部接触带,不仅C2+3全部矿化,而其上部的Plq和下部的D3w也部分矽卡岩化和铜矿化。靠近岩体矿体厚度大,品位富,厚度及品位随远离岩体而递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