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国际分工 题型:选择简答论述 难易:**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分工的国际 表现形式,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萌芽 形成 发展 深化 (一)萌芽(16-18世纪中叶) 关键词:资本原始积累 (二)形成(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关键词:产业革命 *特点(简答):首先,物质基础 -大机器工业的建立 其次:中心-英国 再次:交换商品向大宗商品转化 (三)发展(19世纪中叶到二次大战) 关键词:第二次产业革命 特点:首先:亚非拉国家的经济依赖性 其次:中心变为一组国家 再次:国际间依赖关系加强 (四)深化(二次大战后) 关键词:第三次科技革命 特点: 首先: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分 工居于主导地位 其次,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 再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工业分工在发展,而 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在减弱 同时,参加国际分工国家的经济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 最后,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分工日趋加强 *第二节 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形成与发展决定性因素:社会生产力(考过简答) (一)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三)生产力水平决定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 (四)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产品内容 二、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注:自然条件为国际分工提供了可能性,不提供现实性 三、资本流动、跨国公司的兴起是国际分工广度、深度、多层 次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上层建筑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西方国际分工学说介评 *第一阶段: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说 *第二阶段:李嘉图,比较成本说 *第三阶段: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说(H-O理论) 第四阶段:里昂惕夫反论引起的扩展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主要内容:11年10月简答题 绝对成本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此理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表2-1 评说: 绝对成本学说从劳动分工原理出发,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只是对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这种贸易分工互利的双赢思想,到现代也没有过时。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主要内容: 比较成本说是对绝对成本说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比较成本学说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有利。 表2-2 评说: 多选 1、比较成本理论在历史上起到过进步作用 2、认为均衡是静态的,具有局限性 3、静态分析,假设条件苛刻 4、这个理论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揭示出国际分 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5、未能揭示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 *三、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论 三个主要结论 简答 (I)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 (2)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 (3)商品贸易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主要内容: 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俄林认为, 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是由于成本的绝对差异,而成本的绝对差 异是由于:第一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即两国的要素禀赋不 同;第二,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的比例不同( 要素密集程度不同) 评说: 1、比比较成本说更完整、全面 2、正确阐述了要素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 3、完全违背了劳动价值论 4、忽视科学技术的作用 5、只能解释要素禀赋不同国家间的贸易,具有局限性 6、抹杀了国际生产关系 三、里昂惕夫反论及其要素禀赋论的扩展 里昂惕夫反论: 根据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战后美国出口的应是资本密集型 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采用投 入产出法对战后美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