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至六章).ppt

  1.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教育心理学(至六章)

巴甫洛夫认为 由于铃声与食物相联系,狗听到铃声便会联想起食物,铃声也就成为食物的信号刺激。这种联想的建立实际上是学习得来的。 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关于学习 规律的观点 1、习得律:认为条件反射是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配对引起的,是后天习得的。 2、消退律:如果条件刺激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则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3、泛化律:条件反射一旦确立,其他类似最初条件刺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称为泛化。 斯金纳 斯金纳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行为主 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激进的 行为主义者,操作条件作用论者。 斯金纳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是建立在它对操 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的。 操作性条件反射 强化与惩罚 正强化: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负强化:撤消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正惩罚: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负惩罚:撤消一个厌恶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操作性条件反射也称为强化理论 理论认为: 幼儿的各种学习行为的形成都基于外界的强化或鼓励。 典型的强化物: 食物、糖果、玩具、小红花等物质以及言语表扬、鼓励、社会认可等。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区别 它们的共同点在于: (1)都十分强调强化的作用,不同的强化方式效果不同 (2)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依赖于强化。 它们的不同点在于: (1)经典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十分明确,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不明确,一般认为是机体自身的一些因素促使机体操作动作的。 (2)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往往是被动接受刺激,而在形成操作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来达到目的。 (3)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应,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非条件反应不是由强化刺激引起的,相反非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刺激。 班杜拉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认知理论之父 第四节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的理论 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原则 (一)情感支持性原则(双向接纳与爱) 1.建立接纳与关心的情感联系 2.积极情感投入和激发 (二)行为实践原则 1.为幼儿提供行为实践的机会 2.把问题留给幼儿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商讨和解决 3.将特定教育情景中的认知和行为迁移到社会生活中 (三)榜样作用原则 (四)一致性原则 1.教师自身言行一致 2.教师之间的教育一致 3.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五)随机教育原则 1.随机教育不是捎带教育 2.善于发现教育时机 3.有随机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 * * * * * 4、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 内容:指引起心智活动的各种刺激,亦即智力测验所包括的各类题目,包括4种因素: 1.图形:形状、大小、颜色、位置或实际物体,是人们通过感官得到的具体。 (视觉的、听觉的、符号的、语义的和行为的) 操作:智力活动过程,包括 认知、记忆、分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 5 个因素 产品:智力活动的结果,包括单元、门类、关系、系统、转换、蕴含 6 个因素 5、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1)语言 (2)逻辑/数理 (3)空间 (4)肢体运作 (5)音乐 (6)人际 (7)内省智力(洞察和了解自己) 6、 PASS智力理论 PASS理论中PASS这四个大写英文字母分别代表: 计划(planing) 注意(attention) 同时性(simultaneous) 继时性(successive) 智力加工包括以上四个加工过程。 (三)智力水平 1、智商 比率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 离差智商= 100+Sz 2、智力水平差异 4、智力发展 (1)皮亚杰的智力发展理论 第一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一2岁) 该阶段的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很低。此时儿童只有动作的智慧。而没有表象和运算的智慧,他们仅靠感知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 第二阶段: 前运算阶段(2—7岁) 该阶段是在感觉运动阶段的基础上心理发展出现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只能对当前知觉到的事物,通过动作来进行思维,而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由于信号或象征性功能的出现,开始能从具体的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表象在头脑中进行思维。 第三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该阶段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序列逻辑和类的逻辑思维持点,理解各种对称的和不对称的以及类包含的关系。该阶段发展的最主要成就是获得各种物理量的守恒观念。 特点: 去自我中心主义,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实现灵活平衡,如将多个单元的元素组合成一个整体; 思维的具体性,即推理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例如,7—8岁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