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计算参考资料.pdf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计算参考资料.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计算参考资料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计算参考资料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计算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计算 资料 0 / 23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计算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计算参考资料 1、设计要点: 澄清池中各部分是相互牵制、互相影响的,计算往往不能一次完成,需在设 计过程中作相应的调整。 (1)澄清池设置一般不少于两个。 (2)回流量与设计水量的比例为3~5:1,即第二絮凝室提升水量一般为原水 量的3~5 倍。 (3)水在池中的总停留时间为1.2~1.5h。第二絮凝室中停留时间为0.5~ 1.0min,导流室中停留时间为2.5~5.0min(均按第二絮凝室提升水量计)。 (4)进水管接入环形配水槽后向两侧环流配水,故三角配水槽的断面按设计流 量的1/2 计算。配水三角槽上应设排气管,以排除槽内积气。 (5)第二絮凝室、第一絮凝室、分离室的容积比,一般采用1:2:7。 (6)清水区高度为1.5~2.0m。池下部圆台坡角一般为45°左右。池底以大于 5%的坡度坡向池中心排泥管口。当装有刮泥设备时,池底可做成弧底。 (7)第二絮凝室应设导流板,其宽度为池径的1/10。 (8)加药点一般设于原水进水管处或三角配水槽中。 (9)集水槽布置应力求避免产生局部上升流速过高或过低。宜采用可调整的淹 没孔环形集水槽或三角堰出水,环形集水槽的淹没孔孔径为20~30mm。 当单池出水量大于400m3/h 时,应另加辐射槽,其条数可按:池径小于6m 时用4~6 条,池径为6~10m 时用6~8 条。 (10)根据池子大小设泥渣浓缩斗1~3 个,小型池子可直接经池底放空管排泥。 浓缩室总容积为池子容积的1%~4%。排泥周期一般为0.5~1.0h,排泥历 时5~60s。泥渣含水率为97%~99% (按质量计),排泥耗水量占进水量 的2%~10%。池底坡向排泥管口。排泥管口处需加罩以求排泥均匀。排泥 管内流速按不淤流速计算,其直径不小于100mm。 当进水悬浮物含量 1000mg/L 或池径≥24m 时,应设机械排泥装置。排 泥宜用自动定时的电磁阀、电磁虹吸排泥装置或橡皮斗阀,也可用于手动 1 / 23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计算 自动快开阀。 (11)搅拌采用专用叶轮搅拌机。叶轮直径一般为第二絮凝室直径的0.7~0.8 倍,叶轮外缘线速度为0.5~1.0m/s,叶片高度为第一絮凝室高度的 ~ 1/3 1/2,叶片对称装设,一般为4~16 片。搅拌叶片总面积一般为第一絮凝 室平均纵剖面积的10%~15%。其提升水头约0.05~0.10m。 (12)道流管直径可较进水管小一号。 (13)在进水管、第一及第二絮凝室、分离室、泥渣浓缩室、出水槽等处装设取 样管。 (14)澄清池各处的设计流速及范围列于表1,供设计计算时选用。 机械搅拌澄清池各处的设计流速范围 表1 名 称 单 位 数 值 进水管流速(v ) m/s 0.8~1.2 12 配水三角槽流速(v ) m/s 0.5~1.0 4 三角槽出流缝流速(v )

文档评论(0)

优秀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