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侯苏钟》之我见.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晋侯苏钟》之我见 作 者: HYPERLINK /qw.html?s0=2s1=%E5%BC%A0%E9%97%BB%E7%8E%89 \t _blank 张闻玉 HYPERLINK javascript:void(0); 作者简介: 张闻玉 贵州大学社科所 原发信息: 《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贵阳)1997年第03期 第89-95页 期刊名称: 《 HYPERLINK J:\\linshifiles\\/qk_ctt.html?DH=K21 \t _blank 先秦、秦汉史》 复印期号: HYPERLINK J:\\linshifiles\\/qk_ctt.html?DH=K21NF=1998QH=01 \t _blank 1998年01期   《晋侯苏钟》图象及铭文拓片已经在《上海博物馆集刊》第七期上公布,这实在是先秦史研究中的一件大事,此前,我读过王占奎先生《周宣王纪年与晋献侯墓考辨》(文物报96.7.7)以及王恩田先生《晋侯稣钟与周宣王东征伐鲁》(文物报96.9.8),最近又读了马承源先生对全铭的解说(见集刊七期),感到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当然,几位先生的研究,无疑都是有益的。我个人从中受到的启发尤多。   有两点,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M8是晋献侯墓而不可能是其他人;晋献侯名稣,诚如《世本》与谯周所言。   由于《晋侯苏钟》铭文刻记了一个“佳王卅又三年”,又记了几个历日,主要文字是刻录晋侯苏随王征伐的史实,便引发出若干令人不解的问题。众多研究者有共同的苦恼:信苏钟的王三十三年晋侯随王征伐,必然地否定《史记》的记载;不改动《史记》,又难于诠释编钟文字。顾此而失彼,似无调合的余地。   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以就正于方家,也願意与大家继续讨论《晋侯苏钟》铭文。   一、司马迁《史记》不误   司马迁给我们保存的晋侯世系是明明白白的:成王封叔虞于唐,……唐叔子燮,是为晋侯;晋侯子宁族,是为武侯;武侯之子服人,是为成侯;成侯子福,是为厉侯;厉侯子宜臼,是为靖侯。靖侯已来,年纪可推。自唐叔至靖侯五世,无其年数。靖侯十七年,周厉王迷惑暴虐,国人作乱。厉王出奔于彘,大臣行政,故曰共和。十八年靖侯卒,子厘侯司徒立。厘侯十四年,周宣王初立。十八年,厘侯卒,子献侯籍(索隐:系本及谁周皆作苏)立。献侯十一年卒,子穆侯费生立。……十年,伐千亩,有功。生少子,名成师。……二十七年穆侯卒。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殇叔三年,周宣王崩。   如果把这些关系理顺,对照公元纪年,当是:   共和元年(—841),晋靖侯十八年卒;   共和十年(—840),厘侯元年;   宣王五年(—823),厘侯十八年卒   宣王六年(—822),献侯元年;   宣王十六年(—812),献侯十一年卒;   宣王十七年(—811),穆侯元年;   宣王四十三年(—785),穆侯二十七年卒;   宣王四十六年(—782),殇叔三年。   这与《十二诸侯年表》的记载也是完全吻合的。“靖侯已来,年纪可推”,是靠得住的。晋献侯当宣王时代,在位十一年,死于宣王十六年。所以《晋侯苏钟》铭文的“三十三年”不可能与宣王三十三年发生纠葛,那时的晋献侯已经去世十七年了。自然,晋献侯也不可能在周厉王时代随王征战。   《十二诸侯年表》是一个整体,不仅仅是晋侯世系,尤其在共和以来,纪年一丝不乱。要想改动晋献侯的纪年,几乎是不可能的。其他关于修改宣王纪年或修改晋侯世系的种种假说也是难于成立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动百枝摇,那势必得将《史记·晋世家》有关文字重写,《十二诸侯年表》也就失去了史料价值。整个《史记》的可信度就发生了根本的动摇。《史记》还是什么“信史”?文献已不成其为文献矣。从司马迁记录的殷王世系被近代出土器物所一一证实可以看出,司马迁足可信赖,《史记》作为文献,是不容轻率否定的。何况事在共和以后,年次不紊,毫无假托推测的可能。   司马迁对待史实纪年是相当慎重的。他说:“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历谍谱,终始五德之传,古文咸不同乖异。”他充分注意到黄帝以来的纪年有不同说法,“稽其历谍谱”,他对那些“乖异”的纪年是认真研究过的。他自己认为不准确的纪年干脆就不录,他的《年表》起自共和元年,而不是起自周初或商初,更不采用“黄帝以来”,足见他是慎之又慎。他的记载是靠得住的。所以,对共和以后的纪年尤其不当有什么异议。   就说“千亩之战”吧!《周本纪》记“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那是明显的本于《国语·周语》。而《年表》与《晋世家》合,明记宣王二十六年(穆候十年)“以千亩战生仇弟成师”,确实是自相矛盾了。那当然不是司马迁的过错。因为他各有所本,不是个人的臆度。这里,他对这种“乖异”的史料取了一个“两存”的办法,留待后人评说。这正说明司马迁忠实于前代史文,不轻易武断地改动

文档评论(0)

3030080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